在苏州看完桥后,詹知夏沿大运河继续北上,坐了十五分钟的高铁,抵达无锡。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地处江苏省南部,被誉为“太湖明珠”。如果说无锡是太湖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那么大运河便是连接明珠的项链,点缀、装饰着这座城市,为其带来繁荣与昌盛。
无锡古运河的历史极其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末,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河。而自从有了运河之后,无锡人民便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
时至今日,古运河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是凝聚着无锡三千多年风风雨雨历史的它依然成了詹知夏旅途中十分重要的一站。
无锡再往上,则是常州。京杭大运河在常州穿城而过,千百年来,古运河一直是常州的母亲河,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
常州之后是镇江。镇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于此,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从古至今,镇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不知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詹知夏从常州乘高铁来到镇江时,正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空气潮湿闷热,路上撑伞的行人匆匆,川流不息的车辆将雨水溅向道路两旁,再流入下水道中。
詹知夏下高铁后,在出站口的台阶上,等了约五分钟,网约车便按时抵达了。上车后的她颇为无聊,便掏出手机,翻看起微博和朋友圈来。
才翻了没两分钟,詹知夏的脸上忽然露出惊喜的笑容,紧跟着,开始仔细阅读“白浮君”半个小时前发布的一条微博:“刚刚收到几条‘龙泉号’反馈的信号,它没有沉没,也没有损毁,我正想办法估算出它可能会出现的位置…”
“它现在在哪里?”詹知夏急忙给“白浮君”发去微信消息,此时距两人上一次聊天已经过去了三天。消息发送出去后,宛如石沉大海,一直等到下午,詹知夏才得到“白浮君”的回复。
“抱歉,今天有些忙,才看到你的消息,从之前传回的信号来看,‘龙泉号’现在应该位于扬州和镇江之间,不过具体位置还不知道,它的定位装置受到了一定的损坏。”
“这么巧?我现在就在镇江!”詹知夏飞快按动着键盘,道,“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吗?”
“我打算估测‘龙泉号’的位置,但是差了很多参数,也缺少专业人士。”“白浮君”回复道。
“比如?”詹知夏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主要是需要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学霸,我给予参数,然后让他们来计算位置。”“白浮君”马上回复了消息。
“数学和计算机学霸?我都认识,我现在去问问他们有没有空帮忙。”詹知夏看完“白浮君”的回复后,想了想,准备给自己工作后认识的朋友发消息。
“那实在是太好了!”“白浮君”似乎很激动。
詹知夏看到后没有马上回复,而是跟两个朋友聊了一会儿,这才给“白浮君”发去消息。
“我那两个朋友表示愿意帮忙,他们说需要‘龙泉号’准确的重量和到目前为止传回的信号位置,至于最近几天扬州到镇江段大运河的天气、气温、水流速度等参数,他们会自己去采集。*“不会太麻烦他们吧?”
“不会,刚才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跟我说他们当初对此事也有所关注,能帮上忙是他们的荣幸。”
“实在是太感谢他们了!当然,也特别感谢你,不管能不能成,到北京后,我请你吃饭。”
“不用客气,我也乐在其中呢。再说了,能帮山区的小朋友们继续筹集善款是好事。至于请客,我就却之不恭了。”
之后,两人又聊了会儿,便静静等待詹知夏两个学霸朋友的回复,但测算“龙泉号”的位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直到第二天下午,詹知夏才得到消息,而消息的内容让她感到振奋不已,那是一个精确到百米,具体到某一河段的坐标。
詹知夏迅速浏览了消息后,便转述给“白浮君”:“如果不出现天气骤变的情况,三小时后,‘龙泉号’将会抵达镇江的某一区域,但这几天镇江一直在下雨,如果碰上部分河段的闸坝调节水位,位置将会发生改变,而一旦‘龙泉号’从镇江大运河驶入长江,就很有可能会顺长江东流入海,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我立刻出发去搜寻。”
“会不会太危险了?”“白浮君”道。下雨天坐船去大运河上找东西,危险系数虽然不高,但也绝不低。
“没事,我会量力而行的。”詹知夏回复道。
她的消息发出去后,“白浮君”隔了一会儿才回复:“我有些好奇,所以多问一句,你为什么对‘龙泉号’这么感兴趣?”
“纯粹觉得有趣而且有意义啊,我想做类似的事很久了,只是一直没能力,也没机会,现在能参与其中,求之不得呢。”詹知夏不假思索地回道。
“那好吧,你自己多注意安全。”“白浮君”最后不忘嘱咐詹知夏。
“放心,我会的。”詹知夏郑重回复后,便用手机叫了一辆网约车,同时把昨天网购的望远镜和雨伞也带上,之后便下楼到大堂外等车。
此时的天空一片朦胧,雨水哗啦啦地倾泻而下,将镇江化作了一座水城。三分钟后,网约车提前抵达,詹知夏坐上车,飞快地驶向距坐标点最近的码头。
镇江市不大,与扬州市的距离更是只有短短三十几公里,还不如北京市区与区之间的距离远,不过水路是弯弯曲曲的,坐船行驶远比陆路耗时更长,“龙泉号”的航行速度则更慢了。
车不断向前行驶,高楼大厦渐渐消失在朦胧雨雾中,车窗外隐约可见成片的稻田,一条条湍急的河流也映入了詹知夏的眼帘。
雨水噼里啪啦地砸在车窗上,让詹知夏的心情略有些忐忑。
“龙泉号”该不会被雨水冲毁吧?不会沉没在大运河中吧?她胡思乱想了片刻,又转念一想,截至目前“龙泉号”已经下河半年多时间,类似今天的大雨天气想必已经遇到过许多次了,但也没有太大的损伤,这说明它的坚固程度和平衡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今天应该也不会有事。
车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从主干道拐入一条三级公路,道路右侧便是宽阔的京杭大运河,隐约可见一艘艘巨大的运输船在航行,也不乏一些小巧的货船和渔船。
车继续行驶,远方,一个停靠着不少船只的码头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望着码头,詹知夏的脑海中浮现出不少事先了解过的知识来。
虽然时至今日,京杭大运河的功能性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依旧有成千上万的跑船人为讨生活而在大运河上奔波,据詹知夏收集到的资料,这些跑船人一年有三百天都在船上,在船上吃,在船上睡,来往于运河两岸的各个码头,装货、卸货、等闸、过闸、航行,日复一日地生活。
几分钟后,车在码头不远处停了下来,詹知夏下了车,撑起伞跑向最近的一艘渔船。
渔船不大,船主是位五十来岁的大妈,此时正在舱室内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詹知夏走到近前,朝着大妈喊道:“阿姨您好,可以请您帮个忙吗?”
“啥忙?”大妈听到声音,透过窗户望向詹知夏,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我想去河上找个东西。”詹知夏指向大运河。
“河上有啥东西可找的?”大妈的脑子一时有些转不过来。
“我可以付您钱。”詹知夏本想跟大妈解释,但转念一想后,决定直接点。
“多少钱?”果不其然,大妈的反应变得积极了。
“一千。”詹知夏报价。
“好。”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之后,詹知夏便在大妈的帮助下登上了渔船。虽然站在有些摇晃的船上,舱室还满是鱼腥味,但此时她的心情很激动。
“咱们去哪儿找?怎么找?找什么?”大妈一边启动渔船,一边转头问道。
“咱们去这个地方。”詹知夏把手机掏出来后,向大妈展示了坐标位置,大妈看了一眼后,便转过头去专心开船。
詹知夏想着应该告诉“白浮君”一声,于是给他发了条消息:“我已经在运河上了。”
“你怎么上去的?哪儿来的船?”“白浮君”很关心詹知夏的安全问题。
“租了条渔船。”詹知夏回复道。
“你胆子可真大,要注意安全。你拍张船主的照片给我。”“白浮君”
几乎是秒回。
“没事,船主是个阿姨。”詹知夏虽然这样说,但依旧拍了张渔船大妈的全身照发给“白浮君”,想了想又给范萦月也发了一张,告知了一下情况。
不一会儿,渔船行驶到坐标位置,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水域,但是不见“龙泉号”。詹知夏虽然焦急,但是心里知道急不来,因为此时距离学霸朋友预估的时间尚有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她也没闲着,除了等待之外,还拿起望远镜在河面上搜寻起来,生怕错过“龙泉号”。
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詹知夏仍然没看到“龙泉号”的踪影。
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如此。詹知夏不免有些灰心丧气,猜想“龙泉号”可能出现了意外,只能让大妈开船在附近转转,但是雨越下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找到“龙泉号”的概率每分每秒都在下降。
又过了一个小时,詹知夏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放弃,于是让渔船大妈将船驶回岸边,叫了一辆专车,回到了镇江市。
这一趟,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