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2章 聚沙之年02

于星火Ctrl+D 收藏本站

这个古代的家和她在现代的家一样穷。而且这个爹也是个没本事又懒到生虫的男人,是张善云最讨厌的那种男人。娘还算好些,虽然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但非常勤快,除了相貌丑些,并没有其它陋习。

这一日,天气虽冷,但日头好,马娘子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边上,她的继女张惠云正陪着妹妹张善云玩。

张善云壳子里装了个成年的现代人,是真不爱那些小孩子玩意儿,但她又怕自己露出马脚,只能装作对姐姐送的虎头玩具很感兴趣,面无表情地玩着老虎。

她的继兄张升照这一年已经初见少年人的模样。他随着他爹走到院子里,涨红了脸说:“爹,书院里的日食费要交了,已经欠好些天了。”

张升照现在在公立的县学里读书。北宋设了公立的乡学、县学、州学,不收学费,但是每日要收取伙食费。

张秀才正要出门,心不在焉地敷衍儿子:“知道了,改日再说吧。我今天有事,再不出门就迟了。”

他今天穿上了自己唯一一件没有打补丁的衣衫,打扮一番,看起来满脸红光,格外体面。

出门前,张秀才对正在洗衣服的马娘子说:“秀姑啊,你有空就给孩子整点饭食,带去书院吃。那书院里的日食费又贵,弄的饭还没家里的好吃。”

马秀姑抬起头,手还搭在盆里,应承道:“好。官人要出去吗?”

“我约了人。今晚不用备我的饭。”

家里早就没有钱了,却不能阻止张秀才出门喝酒的脚步。

剩下的米面也不多,没钱没粮不好过冬,孩子读书的饭食更是无从着手。

马秀姑在心里叹气。

怎么办,怎么办呢?

可这些话就算说了,她这个官人也只会答非所问,说些车轱辘话应付她,和他说还不如自己想办法。

她便只道了一句:“入冬了夜里冷,官人早些回来。”

“知道了。”

张伏林有点不耐烦,没多看妻儿一眼,就连儿子站在身后眼巴巴的看着他,他也没在意,匆匆就走了。边上的张升照失落地低下头,马秀姑看着他,欲言又止。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自尊心很强。一起读书的同学们都在县学吃午餐,他只能吃家里带去的冷干粮,同学会看不起他。

这时,有人从外面走进来,带着偏低沉浑厚的嗓音边走边说:“大嫂,这冷天,你就用热水洗衣服吧,别心疼炭火。”

张善云认得她,是住在隔壁的二婶婶,高淑英。

隔壁家的二叔张伏松也是张善云最讨厌的那种男人,嘴巴坏,不学无术,吃软饭。但二婶却是个极好的人,明辨是非,又非常心软,时常接济她们家。

“大哥又出去和他那些同年喝酒了?”高淑英蹲下来,伸手就去接马秀姑盆里的衣服洗。“手里就那么点钱,有什么好聚的。聚了那么多次,也没见谁来提携提携他。”

马秀姑连忙道:“淑英你别洗,我这马上就洗好了。”

她把弟媳妇手里的衣服抢过来,拉着弟媳起身,好声好气地说:“官人说了,他们同年考上的秀才,多聚聚交谊就深厚起来。他日仕途相遇,还可以相互照顾。”

高淑英嗤笑一声。“想的真美。”

她把手在衣服上擦干,从衣襟里摸出一个小袋,塞到马秀姑手里,语气不满道:“别人升迁了,难道还会因为跟他吃了几顿酒的交情,到时候为他请托一把?家里的事他也不管,几个儿女也不知道看顾。”

高淑英说着,越发有些生气,“他以为他这种人能娶到这么好的续弦娘子容易吗?人家要么是嫌弃带着他两个孩子,要么是嫌弃他三十多岁了还只是个秀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收入微薄养不起家。也就嫂子你,肯嫁他这么个人。好不容易又成了亲,他也不知道收心,照看一下家里。”

马秀姑被逗笑了,回道:“我这样的相貌,能找着人家就不错了。”

她打开手上的布袋子,发现里头是五两碎银。

弟媳竟然给了她这么多钱,怎么使得?

她连忙把袋子还给弟媳。“淑英,你这是干什么?快拿回去。”

张善云知道现在是北宋仁宗时代,根据她“出生”以来这几年的观察,再根据大米价格换算,这时期的一两银大约折合人民币八百到一千块钱。婶婶给的五两银子,相当于一个五千块的大红包,够他们一家人吃用近三个月。

马秀姑手里的钱袋子到底还是没能还回去。

高淑英缩回手举到半高,马秀姑塞了个空。她高举手在面前搓着,哈着热气说:“你拿着吧大嫂。快过年了,给孩子们买点好菜吃。照哥儿书院里的食费,也得去结了,哪家哥儿读书是要从家里带饭食的?”

她的话说到了点子上,张升照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张善云看向她娘亲,果然看到马秀姑面上迟疑不决,又带着愧色。

高淑英说了一句:“医馆夜里还要守门,我先回了啊。”

她走到门边,拍了拍站在门口的张升照的肩膀,温声说:“照哥儿,等会儿去巷子口买些肉菜回来,叫你娘别亏待了妹妹。”

十五岁的男孩子,个子已经很高,又瘦,完全是一副倔强的少年的模样。

他也觉得羞愧。

父亲这样不好,老是要叔叔婶婶接济。

不过,等他以后考中了举人、考上了进士就好了,到时候再还给叔叔家。

最终还是没说别的,他只低声道了一句:“婶婶慢走。”

张善云被惠云拉到母亲身边,又被安置在小椅子上坐下。

二姐惠云拿起盆里的衣服,一边绞干水一边说:“娘,您去里屋歇着,衣服我来晾,一会儿我来做饭。”

张升照走过来,一声不吭的也帮着绞衣服。

张善云随即也站起来帮忙,从哥哥那里递衣服给姐姐晾。

马秀姑把手往衣服上揩揩干,说道:“娘不累。”

她面上带着笑容,“等开了春,要让惠娘和善娘也读书认字,学算术。”

这件事她考虑了有一段时间,本来打算趁过年时候去做帮工,攒够了钱再和两个孩子说,现在有钱了,索性说出来让孩子高兴高兴。

“东街的陆员外家请了一位老学究,在家给姑娘们上课。高婶婶想让娇姐儿也去听,陆家的夫人已经答应了,说只要给学究送束脩就行,不另外收钱。现在有了这些钱,咱们家的束脩也不用愁了。”

这一点让张善云很惊讶。

这样一个生在封建社会的女人,却有不输给现代人的思想,竟然会说出要让女儿读书识字的话。

张惠云正在晾衣服,头也没回地说:“娘,我不读书。钱你存着,家里用钱的地方多。”

马秀姑连忙否定她:“怎么能不读书?好人家的姑娘哪有不认字的。”

她明白得很,这个孩子很懂事,什么都为家里考虑。这样说,摆明了就是想给家里省钱。

她对孩子们说:“你们不用为钱担心,娘有办法。”

张升照没有说话,头低低的,看着鞋帮子上一个整齐完好的补丁,眼眶红红的。

张惠云认真说:“娘,我真的不读书,大哥哥会考上秀才、举人,能教会我读书识字。”

“你大哥哥要考举人是肯定的,你去陆家读书也是一定要去的。娘去做饭,你们快进屋里,外面冷。”马秀姑又补了一句:“天快黑了,照哥儿把油灯点上,夜里看书不要熬坏了眼睛。”

说完,她端起木盆走了。

两姐妹跟着大哥,一道往屋里去。

张善云不禁在心里叹口气。

她这两个哥哥姐姐,真是两个苦命的孩子。

亲娘早去,爹不担事。

当然她自己也苦。

她这辈子,比现代的上辈子好不到哪去。虽然娘看起来还有点见地,可惜赶上了那样一个不思进取的爹,处处掣肘子女的前途不说,还给家里带来了诸多拖累。

婶婶不可能接济他们一辈子。必须想办法,先解决生计。

张善云上辈子看过一个著名的人生规划老师的直播,说穷人家的孩子想要今后不求人,选医生、教师、军警是最好的出路。

现代人如此,古代人也差不离。

等到开春,她明面上了认字开蒙了,就可以去求高婶婶,到高家的医馆里做学徒,把上辈子学的医学知识重新利用起来。到时候就算学的比普通小孩快些,别人也只当她聪明,不会怀疑她壳子里是个穿越者。

再者,她之前学的西医,奔着当外科医生去的,但中西医有些互通,从头学一次对她来说不难。

天色将暗,外头起了风,张惠云把支起来的窗户给关起来,张善云在她边上扯她的衣角。

惠云回头问道:“怎么了善娘?”

张善云认真地问:“大哥哥读书考科举,二姐姐,等我们学了认字,你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吗?”

张惠云弯下腰来,摸了摸妹妹的头,“善娘怎么这样问?”

旁边的张升照低头吹亮了火折子,把油灯点起来。

他收好火折子,笑道:“善娘说说,以后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大哥以为她问的问题是关于嫁人?

那真是想岔了。

“大哥哥,我才六岁,你问我这个问题合适吗?”张善云说。

张惠云也笑:“大哥,善娘才六岁,想什么嫁人呢。”

张善云觉得自己不能说得太像现代人,要符合她的年纪和时代背景,便说道:“虽然大哥哥想的不错,认字和算术是项有利于嫁人的本事,但我们家太穷了,爹根本出不起嫁妆。我想,等我和姐姐都学会认字以后,不如学一门手艺,哪怕不说养活自己,也能给自己攒些嫁妆钱。”

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了下来。

窗户缝里有风,吹得火苗隐隐约约,油灯差点给吹灭了,看着人觉得心里怪不安的。

穷人家的女儿大多早早嫁人,好给家里的兄弟赚回来一份彩礼钱。

张惠云快十五岁了,估计他们爹马上会考虑要她嫁人这件事。但她不想讨论这些,又担心厨房里的继母是否会磕碰到手,便对妹妹说:“善娘,让大哥哥陪你聊天,我去帮娘做饭。”

“好。”

张善云答得甚是乖巧。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