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62章

干卿底事Ctrl+D 收藏本站

当一个国家即将灭亡、敌人大兵压境的时候, 总免不了人心浮动。

一大批墙头草往往闻风而动,行动力极强,不思与社稷共存亡, 而是早早就找好了筹码,收拾包袱准备投奔下家。

从前南宋有无数汉人将军倒戈弃甲,愿供蒙元驱策, 甘当平灭故国的先锋军, 一路攻城略地争功夺名,丑态辈出。

结果现在, 风水轮流转。

很多元人心中想的都是, 什么蒙元,拜拜吧您嘞, 我们要弃暗投明,倒向刘宋了!

岳飞此次南下,摆明了架势,就是要一举灭元。

大军浩浩荡荡,带甲数十万, 控长城之天险, 策劲旅之锐卒,善士争辉, 骁骑如云, 从居庸关、古北口、辽东等各地包抄涌入。

另外还有张世杰大军从大荔渡黄河,准备平定山西,文天祥军队自渤海登岸,一路蒙元军备松弛, 许多防御之地形同虚设, 就这样轻松地长驱直入, 苏景瞻、李庭芝、谢翱等多处也都倾力而出,各有部署。

多路军队连成一片,一线绵延千余里,直接将大都围成了铁桶。

对付这种长包围线的围困战术,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像岳飞从前进攻上都所做的那样,逐个击破。

集中己方兵力优势,到各地纵横转战,来回激烈冲突,在长包围线上撕裂开一个又一个的虚弱节点。

然而元军们不敢啊。

他们已经在过往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中,被岳家军彻底打怕了。

数年的时间内,岳飞旌旗所指,剑锋一挥,大军顷刻蜂拥云集而上,恰如烈日灼烧、长虹贯天,让所有的阻挡都在刹那间冰消雪融,一路大捷横扫,未尝有片刻迟滞之处。

这他娘的根本不像是打仗,直接就是神兵天降来着。

谁看了还能提得起战意!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元军现在甚至连一点抗击的想法都没有。

普通的元军尚且如此怕死,更不用说那些位高权重的勋贵们了。

勋贵们的父辈不少都是蒙元的开国功臣,当年策马扬鞭,纵横天下,是何等的英雄风范,傲骨豪情,到了子孙这边立即开始了腐化堕落。

游牧政权进入了先进的汉文化世界,被中原地区的热闹繁华所侵染。

没学会汉人们的挺拔风骨,反倒是把自己本来身为游牧民族的野性勇猛也丢了,血脉中,来自茫茫草原的野性逐渐淡去,喑哑无声。

本来吧,忽必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个人武力和那些誓死效忠他的军队,稳定眼下的局面。

毕竟他登基二十多年,文成武治,战绩耀眼,麾下自然有一批势力愿意和他生死共赴,无论成败。

但架不住他前些日子大肆搜查内应,以铁血手腕镇压朝野,安童、阿合马等人更是拿着尚方宝剑,大肆诛戮忠良、排除异己,搞得朝野人人自危,深感大祸临头,有识之士皆扼腕叹息。

有人莫名其妙就被抄家灭族,仅仅是因为从前是伯颜的门生故旧;

有人因为两三年前的败仗莫名被清算,认为就在那时和宋人有了联络;

还有人看不下去,直言劝谏,反被打成了同党,剜心剖骨,惨加极刑。

……

死的人太多,朝堂太混乱,宋人还没打进来,大都的上空仿佛始终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濛濛血光。

本来吧,蒙元一众高层或多或少,都有亲人滞留在上都,因为亲人落到岳飞手中被扣下,心情就很糟糕。

忽必烈又生恐这些人都是叛贼,严令禁止他们去赎人,反而对阿合马等背景微末的奴才信任不已,甚至给了他对蒙元贵族先斩后奏的权限。

阿合马一朝小人得志,将贵族们狠狠惩治了几番,众人岂肯咽下这口气,当即更是满心恼怒,怨怼不已。

一条交易链在暗中悄悄形成,从上到下,从最高中枢丞相安童,到下方的各处偏将裨将,全部都参与其中,只瞒着忽必烈一人。

他们按照单子上的价格,去向岳飞和留守在上都的岳家军支付赎金,将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赎回来。

本来万分担心家人们受到虐待,又或者是岳家军收了钱不给人,结果,成功接到人后,到家一看,嗯,你怎么生活得还挺好的?

安童极为隐秘地将姑母察必皇后赎回,安排了一座大宅给她居住,亲人许久未见,当真是两眼泪汪汪。

安童:“姑母,您这段时间一定饱受苦难,瘦了许多吧……”

他错愕地睁大了眼,不是吧,察必皇后怎么好像还圆润了一圈,气色还挺好?

察必皇后拉着侄子,提起自己被困在上都城中的日子,居然神色挺平和,没有什么怨恨的意思。

这些蒙元勋贵不能随便杀掉,因为岳飞打下了整个广阔的北境土地,都需要大量人口入驻,准备从上都等地分批次迁徙过去。

这么多城池也需要管理,北境的位置实在太偏僻了,距离江南千里万里之遥,若让南人常驻此处进行管理,非但方法上不一定适用,而且也很不近人情。

再说了,刘宋帝国也没有这么多的官员后备力量啊。

科举这才举办了几回,新选上来的人才供应整个中原境内,尚且还捉襟见肘,何况是远之又远的北方。

留在上都的蒙古贵族们基本都没上过江南战场,和宋人也没有什么血仇,先拿来改造几番,能用的话自然最好,到时候再给每座城配备一些汉人最高管理者和驻军就行。

岳家军不打算养闲人,所以在抄了这些贵族的五成财宝拿去当军资之后,就把他们通通揪起来干活。

无论贵为皇后之尊也好,是什么王公大臣也罢,全部一视同仁,参与城池建设计划。

什么从前的蒙古包、小山丘之类的,尽数拆除,全部改成华夏风格的建筑宫殿,朱墙黛瓦,重檐飞甍,芒寒色正,美观又大方。

察必皇后等人每天被迫干活好几个时辰,累得要死,而后又被统一赶去吃大锅饭。

心中本来满是怨恨之意,疯狂想要搞事,结果回家一沾枕头即睡着,什么打算都来不及成形,就已经进入了梦乡。

别说,这宋贼的大锅饭还真挺好吃,伙食真不错。

常年在草原上飘荡的蒙古贵族们,烹饪水准还很落后,仅仅停留在把食物煮熟就行,最多撒点盐巴的境界,顿时体会到了来自江南地区的暴击。

岳家军还从江南地区带来了其他的先进产物,比如南方特色……话本子。

宋话本可是相当出名的,流传十里八乡,极为脍炙人口。

之前那几位攻城时,拿着大喇叭到阵前演讲的蒙古语人才,又被合理利用起来,加班加点,将话本子翻译成蒙古语。

贵族们每天午饭和晚饭都各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不知不觉间,有些奇怪的东西就在他们之间流行开来。

这些话本子不是从南方找的,而是李清照为了进行文化宣传,即兴创作的,主题都是些中华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准备将蒙古贵族的身心都洗礼一遍。

比如,武庙中用兵如神的那几位,才华纵横、诗文冠绝一个时代的那几位,风骨千秋、各有风采凛然的若干若干。

大佬就是大佬,写什么都引人入胜,让人一看根本就停不下来。

刘穆之坏得很,特意让翻译者在关键的地方断住。

譬如什么:“霍去病在匈奴的地盘迷了路,此刻夜幕降临,他孤身走入了茫茫无边的长夜中,即将迎接未知的命运——”

还有什么:“意气风发的李世民立在玄武门前,射出了那支箭——”

以及什么:“当前线的战报传来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淡淡扫了一眼,就随手搁到了一边——”

蒙元贵族生活枯燥,平日仅以射艺歌舞为乐,什么时候见识过这个啊,兴头完全被挑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

结果刚读没几行,就发现……后面居然没了!

蒙元贵族:???

不是吧,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这个霍去病到底死了没有,李世民射出的那支箭怎么样了,还有谢安看到的战报究竟有没有赢!

断章狗真可恨,宋贼有本事把话本子放出来,倒是有本事继续往下说啊!

岳家军的人告诉他们,目前只翻译了这么多,想要再往下看,就必须得学习汉语。

蒙元贵族们本来怀着满满的傲气,拒绝学习汉人的东西。

结果苦熬了几天,那叫一个挠心挠肺、辗转反侧,做的梦都是霍去病等人的身影在飘,就是想看到后面的剧情发展。

没过多久,果然还是捱不过话本子的诱惑,一个个真香了,麻溜地开始学习汉文。

本想着,看完这几个话本子就不继续学了吧。

哪料到新故事层出不穷,看完帝王将相,还有市井八卦,蜚短流长,才子佳人,李清照的灵感仿佛永远都不会枯竭,一本复一本无穷尽也。

蒙元贵族们已经完全习惯了日常使用汉文,甚至可以熟练地找岳家军拉呱,索要更新。

上都是整个北境的政治文化中心,蒙元贵族们虽然沦为了阶下囚,但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汉文学习很快就在偌大疆土之上,刮起了一股学汉潮流。

在众人浑然不觉的时候,整个北境内的所有城池建设,早已尽数换成了汉语,蒙文的使用频率正在疯狂降低。

岳飞每隔十天半月,通过牌位穿梭回来,查看一下上都这边的发展情况。

文化宣传搞得还挺好,就是城市建设效率太低了!

对此,马发将军颇为无奈。

蒙元贵族们从前个个养尊处优惯了,哪怕是什么黄金家族、某某家族的战士,如今也是形同废物,连最简单的建筑土木都进展缓慢。

而且态度也很不端正,完全就是得过且过,每天只想着干完活,然后快点吃饭。

岳飞自有办法,当即将每日的建设任务分为了若干份,蒙古贵族们以家族姓氏为队,什么伯颜、察罕、帖木儿,每队领一份任务。

并在城头人人都能看到的位置,挂起记录榜一个,大字写下每一队的任务完成情况。

次日,伯颜队为了讨好岳飞,一整天都宛如打了鸡血般疯狂干活。

当晚记录榜上,伯颜家族的鹰隼族徽下方,就贴上了巨大的小红花,还给族徽特别洒了金粉,迎着太阳熠熠生辉,煞是美观。

反观其他家族,却是空空如也,显得万分凄凉!

伯颜队当晚更是喜提加餐,鸡腿牛羊肉美酒若干,大大风光了一把,可谓里子面子都有了。

蒙古贵族们:“……”

真离谱,明明是岳飞在折腾我们,反而被激起了奇怪的荣誉感是怎么回事!

当一个人开始卷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迫加入了这个行列。

人都是适应性的动物,长期这么逆来顺受也就习惯了,尤其是发现察必皇后等人也得和自己一样干活,也会因为干不好被挨骂,甚至分到的,不少蒙古贵族心中顿时平衡了。

再加上宋人也没收走他们的府邸(因为看不上),也没让他们家人分离,甚至承诺只要接受改造,通过考核,以后还可以继续去北境当地方官。

就先这样凑合着过吧。

特别是听说了大都那边的混乱之后,众人心中更是庆幸不已,自己这边在岳家军的管理下,累是累了点,至少还是安全的,不用担心掉脑袋。

贵族们被赎了回去,甚至还表现得颇有几分不情不愿,自己从前虽然高高在上,地位优越,却根本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食物,读到这么有趣的话本子。

而且,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岳家军的训练场就在他们干活场地的隔壁。

军容整肃,弓刀霜寒,旌霓腾云,剑佩迎星,是一支让人看上去就觉得无可匹敌的铁军。

众人顿时被吓破了胆,这样的敌人,就算是成吉思汗来也没辙啊,何况是现在的蒙元。

不少人回去之后,都不自觉地成了刘宋帝国的水军,纷纷开始劝说自己的亲人。

放弃吧,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们完全打不过的。趁早归顺效忠,以后还能到北境当官,再晚一点指不定就要成为刀下亡魂了!

可想而知,这些言论千重万重,乱糟糟地叠在一起,给元廷本就烈火冲天的局势又添了许多声势。

此刻,就连察必皇后都这样劝说安童:“岳武穆王实乃天人,不可能被打败,我们还是莫要负隅顽抗了。”

她看见忽必烈对她见死不救、不闻不问,而她的孩子太子真金也因为忽必烈的猜忌,忧思成疾,郁郁而终,心早就冷了,如今对蒙元政权也不再有什么特别的坚守。

说起来,蒙元政权即便在蒙古当中,也不算什么唯一的正统,外面还有四大汗国呢。

察必皇后的祖父追随成吉思汗起兵,战功赫赫,反正现在的每一个汗国都只是原来鼎盛蒙古的一部分,自己准备投宋也没什么。

当然,此刻的她并不知道,未来这四大汗国将会被岳家军统统扫平干净,蒙古势力从此被合并消解,荡然无存。

整个亚洲大陆的黄河以北,北极圈以南,以后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刘宋帝国。

察必皇后极力地劝说侄子安童:“刘宋日后需要人主管北境,你如今是大元丞相,能力手段都不欠缺,以后入宋,不也能一样身居高位?”

“而且你又没杀过任何一个宋人,和他们没有仇恨!”

安童这个倒霉的家伙,虽然喜欢搞内斗,但他到目前为止只杀蒙古人,宋人他还真没杀过。

只因他曾经被忽必烈派遣出使漠北,一下子被宗王昔里吉扣押了十九年。

元朝开始攻宋的时候,安童已经被关起来了,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所有战争都结束,才终于被彻底放出来。整个宋元战争,他是从头到尾一点都没参与。

安童:“……”

姑母说得好有道理啊!

安童现在是暗恨不已,他当时提出让忽必烈彻查诸官、诸王,只是想给太子真金的登基扫平隐患,让自己更加大权在握而已。

结果没想到,潘多拉的魔盒一打开就再也不受他控制。

不仅太子真金早逝,让他的所有谋划都化为乌有。

而且这些年间,朝中的血腥之风越刮越旺。

所有人都早已忘了当时的初衷不过是想找出谁在通宋卖国,如此多的血案攻讦,无孔不入的打击夹杂在一起,早就让大臣们杀红了眼,视任何敌对势力如同血仇,欲除之而后快。

到底什么是敌对势力呢?答案是,除了己方以外的所有人。

从前的南宋,有各个同乡的、同门的阵营,打得不可开交。

到了蒙元这边,居然一口气直接演变出了几百个立场,蒙古人、汉人、色目人里面的几十号不同人种,混血儿,北方人、南方人,比北方更北的西伯利亚境内人,往西从其他汗国归来的归正人……

总而言之,现在的蒙元朝堂,那真是文臣不干事,武臣不打仗,所有人每天一睁眼就是内斗,狗咬狗,扯头花,从头霍霍到尾没带歇的。

其中的许多人可都是有兵权的,很快就从动嘴变成了动手械斗,城内城外,爆发出了大大小小各种规模的大混战。

此刻,蒙元政权内部已经沸反盈天,人人自危,即将分崩离析。

岳飞未曾想到,当初只是采纳刘穆之的意见,随手为之的一步闲棋,居然起到了如此惊人的效果。

可以说,这次大军灭蒙,岳家军本身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是一个方面,蒙元混乱的格局也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

“世事古来如此”,视频那头,刘裕感慨道。

他想起了东晋南渡时,五胡趁机乱华入侵中原的案例,“人必先自辱,而他人辱之;国必先自伐,而他国伐之。”

岳飞颔首:“确然。正是蒙元王纲崩塌,伦常悖乱,内讧不休,才给了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他晃了晃手中的密信:“陛下觉得如何?”

这封信来自蒙元麾下的第一大汉人世家,真定史氏。

他们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归顺了蒙元,是最早的一批主动投降者。

多年来,族中将领连出,经历多位大汉而地位始终不衰,为蒙元征战沙场,往来侵掠,劫洗四方,立下了极为「煊赫」的战功。

可惜这战功相当有水分,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宋元之战中立下的。

以前的宋军什么质量,懂的都懂。

史家人一面享受着虐菜的快感,一面对昔日同胞挥落屠刀,痛下杀手,所到之处往往尸积如山,哀号满路,城破则官民俱死,百姓庶几无葬身之地。

岳飞着实不能理解,这么一号天良丧尽的家族,居然还敢写信向他们投诚。

甚至在信中近乎明码标价,他们这个时候正在守山西大同,也就是元大都西侧,为数不多尚未陷落的城池。

表示愿带兵归降,兵不血刃献上一城,只盼大宋主将与皇帝铭感今日之事,将他们记上一功。

当然,信件措辞很委婉,言语很文雅,但剖析开来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岳飞无语,记一功?

史家人想咋滴,莫非想做建国功臣不成?

他们是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觉得刘宋帝国这次灭元,非得要真定史氏相助不可?

还是太不把刘宋帝国当一回事了,觉得往日血海深仇都可以一笔勾销,江南江北的那些子民,死了也是白死?

刘裕摇了摇头,神色中带着冷意:“这就是世家门阀,东晋如此,蒙元也是如此。”

虽然说世家鼎盛时,也可以安邦定国、周济百姓,比如从前的江左第一名门陈郡谢氏。

先有谢尚北伐,意图驱除胡虏,后有谢安弈棋,谈笑胡净沙,淝水一战大破前秦百万雄兵。

但大多数时候,世家都会极大地威胁到山河社稷,带来贪污腐化、土地兼并、人口瞒报、税收崩溃等一系列问题。

这也是刘裕在东晋主持改革变法时,主要动手施展的方向。

这些世家遇上改朝换代,时常会积极走在卖国的第一线。

在他们眼中,改朝换代也不过是一场和当权者的利益置换而已。

他们并不在意到底谁是天下之主,宋也好,元也罢,只要不动他们的家族封地和财政收入,不影响家族利益发展就可以了。

甚至很多北方汉人门阀,迫不及待让刘宋帝国赶紧打过来,表示自己这边已经做好了接应。

毕竟刘宋虽然称刘裕为太祖,看似传承悠久,但本质上来说,距离取代先前的那个旧宋也没几年。

朝中几位最高领袖虽然已经都有人了,但还存在着大量高级岗位空缺。世家们顿时如同闻到肉味的虎狼一样,纷纷心动了起来,准备日后安排运作,派出族中子弟入仕。

帝国现在还是发展萌芽期,地盘就已经如此壮大,局势一片大好。

如果现在倒戈加入,那就是帝国的建国元勋、定策功臣,搭上这一波东风直接起飞!

对此,岳飞表示,这些人怕不是在做梦。

他抱着剑,冷然说:“我们打下的江山,岂能让这些人再窃据高位,坐享其成,甚至让四海境内纷纷云扰,群凶林立,奸佞并起,苍生倒悬?”

岳飞年少时,因家境贫寒,曾在当时的韩府,也就是北宋簪花相公韩琦的曾孙家中当庄客,耕种为生,对这一类世家侵占土地、为祸百姓的事见的很多,深有感触。

他本想再说两句,关于自己以后的计划,却听见刘裕说:“自然不能。”

刘裕冷笑一声,眉间倏然凝结了一层苍苍关河般的冷霜:“孤准备让他们去死。鹏举,你平定江山指日可待,至于以后如何根除世家弊政,拨云见日,材料都在这里了。”

岳飞:?

惊了,他还什么都没说啊,自家陛下怎么全都明白了!

刘裕拿出了厚厚一叠纸张,上面写满了各种改革计划,一看就是宋武陛下他亲笔写的。

毕竟像这种气势磅礴,一笔一画悉如刀剑,却又丑得十分别具一格的字,旁人实在是模仿不出来。

很久之前,他苦恼于自己的字不好看,然后去问刘穆之,刘穆之教了他三天以后,整个人仿佛老了三十岁,表示你走吧,赶紧放过我,我真的教不来。

不过,刘穆之好心给了他一个写字小贴士,那就是尽量把字写得大一些,这样容易显得刚劲有力。

从此,刘裕的字迹就往放飞自我的路线上狂奔,一去不复返了。

岳飞作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天才,有众多书法作品流传于世,几百年后还被南明史可法等人抱回了家,好好珍藏。

此刻看见这些字,难免扶额了一会:“陛下的字,有一种……别处绝难寻觅的风采。”

刘裕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孤就当你是在夸孤了。”

岳飞微笑着说:“没关系,陛下在我心中,做什么都是好的。”

刘裕:“……”

再这么夸他,他真的会非常骄傲的好吗!

岳飞继续往下看,见那些纸满满当当地写着未来天下大定之后,他可以在朝中、军中,还有民间,实行的各种变法改革方案。

落笔几乎未加涂改,可见刘裕显然经过了一番彻底的深思熟虑,早已成竹在胸。

岳飞不禁讶然:“陛下怎知……”我需要这个?

宋祖陛下比了个「你放心」的手势,自信满满地告诉他:“这还需要说出来吗,孤就是知道。”

岳飞微笑不言。

他只是在此刻忽然意识到,在长期相处中,他和自家陛下似乎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一切都不言自明。

刘裕一手支在案前,淡然拨弄着帝王印玺的绶带,沉声说:“鹏举,孤用自己之前执行的十载义熙变法为蓝本,照着你那边的情况,大幅度修正一番,做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新方案。”

“大方向上肯定是没问题了,至于执行当中的具体细节……反正视频一直开着,到时候我们再商议吧。”

岳飞提笔将计划抄录下来,只觉得一字一句,重如千钧。

这不仅代表着帝国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在为天下寒士、黎民百姓开生路,让他们走出许多年遮蔽的阴翳,又一次站在了阳光下。

陛下从未让他失望过。

所以,他也不会让对方失望,他想要按照他们两个人共同的理想,把眼前这个帝国建设成最美好的样子。

……

真定史氏的来信只是个开始。

随着张世杰部队攻克大同等地,大都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忽必烈数次想要带军突围,都被岳飞直接打了回去,以惨败告终。

所以,越来越多的汉人世家、蒙古贵族、色目权贵,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人,都派人过来接洽,表明了投诚态度。

岳飞对于这些人的处置,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是拒不合作,必杀无疑,比如某些手中沾满了宋人血债、到处屠城灭种的贼子。

一种是暂时合作,以观后效,先利用它的力量,等天下一统之后,如果知趣就放过它,不知趣的话,就改革变法直接把它革掉。

第三种比较特殊,只有顺天张氏一家。

他们的家主提出,我张氏不愿叛元,也无法归宋效命,愿尽捐家资亿万,部曲兵马万余,不留兵甲寸铁,从此返乡归田,往后三代人不入朝堂为官,彻底退出政治军事舞台。

张世杰见到这条消息,颇为惊讶:“他倒是有魄力,说放就放。”

他从前也在顺天张氏的第一任族长,汝南王张柔麾下从过军,很了解对方在整个黄河以北的地位,历经金元之交的改朝换代,始终屹立不倒。

岳飞沉吟,确实是一招好棋。

对方已经摆出了如此低的姿态,一切尽献,大宋是礼仪之邦,也不好将其斩尽杀绝。

岳飞将这封信翻到底,发现了一个熟悉的署名,张珪。

顺天张氏的张弘范在几年前就已经死了,这次因为没有发生崖山海战,张弘范最终以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将军之位终老。

张珪这时候也就刚成年不久,却能将所有眼高于顶的族人都整治得服服帖帖,一齐按照他的意思,选择了激流勇退,手段着实是很惊人。

送信人说:“我们家主就在外面等着。”

“让他进来。”

岳飞抬眸,看见有个朱衣灿灿,头戴斗笠的少年阔步而入,一身匆匆行色,背上弓箭用束带包裹着,犹沾湿雨,似是要准备动身远行。

张珪对他深深一礼:“岳王。”

岳飞打量着这位历史上未来的大元宰相,变汉法,开言路,为天下汉人请命,是一个品行端正的真君子。

他直截了当地说:“以后我欲行变法救民之事,你不妨留在朝中。”

张珪神色淡淡地说:“岳王自己是尽忠爱国之人,何必教我背叛自己的国家,我此生不叛元,也不归宋,做个终身不仕的世外遗民便好。”

他将自己的家族安顿好,就准备去远方四处浪迹,反正绝不会留在朝堂之中。

这些日子,他看尽了多少位高权重者的落寞和血洗,已经心冷如冰。

也不过二十岁光景,却仿佛走过了漫长的劫难与凶险,半生都已经埋葬落幕。

他的国家抛弃了他,但他并不会离弃他的国家,这是他心中的君子之道。

岳飞叹了口气,知道张珪就和那个阿术一样,因为生在蒙元境内,又深蒙忽必烈知遇之恩,是绝无可能为刘宋帝国所用之人。

张珪和阿术一生一死,到最后都殊途同归。

刘宋帝国为了表彰张珪这种将所有家产尽数献出的行为(真的很多,他们家治下有十几座城),给他颁发了一个没有封地的公侯虚衔。

一切办妥之后,张珪谢绝了帝国方面客气的挽留,独自一人踏着夜色悄然离去。

“嘿,徒儿,这边!”

邓剡身影修长,衣上风露照夜,提灯站在一株柳树下,解下系马绳,冲他疯狂挥手:“我等很久了,你能不能快一点?”

说来也是神奇,不管是谁的挑战副本,不管副本剧情如何发展,邓剡和张珪每次都能成为师徒。

哪怕周围的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他们总会聚到一处。

可能这就是天定的师徒因缘吧。

张珪看见老师,沉肃的脸上总算多出了一丝鲜活神情,轻声说:“勿忧,一切都结束了。”

邓剡长舒一口气:“我就说嘛,庙堂之高,终归不如林泉之思,之前那么多腥风血雨总算渡过去了。”

他递给小徒弟一块热乎乎的烤红薯,而后充满兴致地问:“所以你想好了吗,我们下一站要去哪里?”

张珪无语,心想这种事果然不能相信自家老师,这出行计划,难道不是邓光荐本人上次自告奋勇要制定的吗。

眼看邓剡除了一堆吃的,什么都没准备,他只能叹气道:“老师不是一直说想回家乡庐陵看看,就去那里吧,我还从没到过江南呢。”

邓剡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当即点头说好。

张珪为难道:“可是山长路远,我刚把所有家产都捐出去……”

“哦”,邓剡掏出了一大把银票塞给他,充满豪气地说,“没关系,为师有钱,家乡还有很多庄园地产,多养一个你绰绰有余。”

张珪:?

行吧,反正他现在无事一身轻,就心安理得地准备啃老师了。

二人向着满天星河深处,并骑而去。

……

大都城破之日,烽火四起,岳家军纪律严明,有条不紊地进入城中,尽最大的努力安抚百姓。很多的勋贵世家都在道旁拜倒,迎接岳飞策马入城。

一名将领活捉忽必烈,送到了岳飞身前。

忽必烈神色阴沉,表示岳飞通过阴谋诡计篡夺他的江山,这不算数,提出要进行单人决战。

岳飞看了他一眼,冷声道:“你曾是天下之主,功过罪责自然也该由天下人来评判,岂能逞这种一人一剑的匹夫之勇?”

“传令下去,十日后举办公审大会,请天南海北各族子民悉聚于此,共议伪元皇帝之罪。”

【作者有话说】

忽必烈:就非得让七旬老人当众社死吗?

岳王:是的。

裕总:是的。

帝国一众人:是的,冲鸭!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