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在南宁东北方向,位于宾阳县与邕宁县交界处,距南宁50多公里,相传为汉代大将马援所建。实际上,初建在唐朝中期,但亦有千年历史。这里是南宁北面的门户。北宋时,大将狄青率军与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于此激战。
昆仑关所依山脉海拔虽只有300多米,但山势陡峭,丛林密布,路径崎岖。昆仑关,就位于山道中间,山下即柳州到南宁的公路。昆仑关四周,是一座座小山包,其中东、西两公里处的山包,海拔都比昆仑关要高。
昆仑关西面,是另一要塞高峰隘。
昆仑关下有道路直通北方,高峰隘也是这样。这两个地方为兵家必取之地,退下来的桂军已在高峰隘与日军交火了。
只说昆仑关,这一带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座小村庄,分别叫三塘、四塘、五塘,直到九塘。占领昆仑关的日军是第5师团中村旅团所辖坂田元一第42联队的一个大队,大队长叫松本总三郎。
第5师团士兵在关口以北构筑前进阵地,松本把大队本部设在昆仑关下的九塘。
现在,蒋介石密切关注着广西的危局,昆仑关上日军的旭日军旗叫他寝食难安。
日本人是否会继续投入兵力?虽然其战略进攻态势已经结束,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们夹击长沙甚至入川的可能性。打仗就是这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那样的话,登陆的日军只是一部分。在这种揣测中,蒋介石否决了白崇禧提出的立即投入当地桂军进行反攻的计划。
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个决策,耽误了中国军队的反击时间。其实,如果全盘过眼桂南会战,会发现:并不存在一个贻误战机的问题。日军刚占领南宁时,白崇禧确实向军委会发电,提出要反攻,但很大程度上,那只是公文中的程序性措辞,还没形成一个详细计划。而且,正如前面所说,此时在广西的桂军极为有限,如只用当地部队反攻,显然不切实际。
12月8日,蒋介石下达反攻命令时,除杜聿明第5军外,李延年第2军和甘丽初第6军已入桂。
白崇禧最后拿出的方案是:中路徐庭瑶第38集团军杜聿明第5军主攻昆仑关;西路夏威第16集团军、叶肇第37集团军攻高峰隘,同时拦截日军援兵;东路蔡廷锴第26集团军破袭钦州到南宁的公路,切断日军辎重补给线,警戒从沿海过来的敌人。
12月10日,已抵达迁江的杜聿明在谭蓬村召开团以上部队长作战会议。会场设在一个花树掩映的石洞。在马灯闪烁的黄光下,可以看到桂南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上,用蓝红两色箭头标出的中日军队的位置和动向。
参加会议的有参谋长黄翔、副参谋长罗又伦(别名友伦,中央陆军军官军校7期,广东梅县人)、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中央陆军军官军校7期,湖南蓝山人)、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以及作战参谋和团以上部队长。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因临时公干,此时未在军中。
会场的紧张气氛可想而知。
杜聿明告诉大家,根据先遣第600团在战场上取得的敌人文件,已证实当面日军是第5师团。
杜聿明表示:“这次登陆广西的敌人有两个半师团,正面进占南宁和昆仑关的第5师团,是板垣征四郎旧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战争爆发,板垣曾率该师团在华北前后击溃我们几十个师,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一年多以前,在鲁南,一度遭我军打击。他们的番号是‘5’,我们也是‘5’,而且据我所知,都是各自军中第一支机械化部队,这就是死战之缘。”
杜聿明继续说:“敌人此次用兵广西,目的不外乎切断由越南至桂的公路和铁路,威胁我云贵大后方,逼我们走向谈判桌;同时,给在越南、缅甸有利益的法国、英国以颜色,所以此战至关重要。现在,敌人前锋已推进到昆仑关,四周高地也多被他们占领,并修建了据点式堡垒,各个阵地可以互相进行火力支持。桂南山区丛林密布,敌人的工事完全利用了环境,镶嵌在山体丛林间,非常的坚固,隐蔽性也强,甚至小片阵地都不易暴露。侦察人员提供的情报说,在高山上远望,根本发现不了敌人。”
会前副参谋长罗又伦已拟出昆仑关作战方案,由参谋长黄翔完善后呈报杜聿明。
针对昆仑关的地形,罗又伦制订出“迂回穿插、分段包围、围敌打援”三大战术原则。也就是说,处处机动作战,主动作战。这种战术对中国军队来说并不常见,即使一年前在万家岭,薛岳使用的也仅仅是外线作战,一点点缩小包围圈而已。
这一年,罗又伦只有27岁,出任军副参谋长时,刚从陆大15期毕业没多久(后来做到中国远征军第5军参谋长、第200师师长、青年师第207师师长。“国民政府”撤到台湾,他继蒋介石、关麟征、张耀明之后,当上第四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也是黄埔在台湾重建后的第一任校长)。
按计划,戴安澜率第200师和郑洞国荣誉第1师担负昆仑关正面的主攻任务(以南宁至宾阳的公路为界,公路线由第200师负责),军部直属重炮兵团、战车兵团、装甲兵搜索团、工兵团协助主攻部队;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率军部直属的两个补充团充当左翼迂回攻击军,打日军守备的七塘、八塘,策应正面攻击部队;邱清泉新编第22师充当右翼迂回攻击军,绕过昆仑关,打五塘、六塘的日军守备部队,同时切断南宁到昆仑关的公路和桥梁,担负拦截援军的任务。
汽车兵团担负辎重运输以及向后方输送伤员的任务。
杜聿明末了说:“军部设在第一线后面,跟随第一线部队行动。攻击时间,12月18日凌晨1点。”
最后,与会众人举手明志,誓与敌寇死战。
明月早已经升起在桂南大地,各部队长乘车返回部队,做攻击前的最后准备。
按杜聿明给的时间,从12月12日到15日,用四天的时间,各部队进入攻击地点。这四天里,避免白日行军,一切靠晚上。
杜聿明望着南方的月亮,沉默良久。
这一战太重要了。除战场压力外,还关系到位置特殊的第5军的荣誉和前途。
12月16日,昆仑关一线的日军大队长松本总三郎派出一个分队在关口正北进行威力搜索。在距昆仑关四公里处的丛林间,发现一支中国军队正在修建战斗工事。松本没太当回事儿。
转天,日本人那边又安静了一天。
杜聿明这边,则迎来白崇禧和督导战局的陈诚。
白崇禧表示,此番中央军入桂作战,在军需上,有什么要求一定随时告知;又说第5军训练有素,与日军接战,必能挫其锋芒,如此等等。陈诚没那么多废话,告诉杜聿明,一切按既定部署行动,重夺昆仑关,围攻南宁,不得有误!
12月18日凌晨一点,两颗夺目的红色信号弹悠然飞向夜空,中国军队反攻开始了!
第5军集中了军部直属的重炮和各个师的火炮对日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一时间山石崩裂,震耳欲聋,浓浓的黑烟升腾于群山之上,融入更黑的夜空。日军炮兵在仓惶中虽进行了还击,但这一次他们完全被中国这边的炮火压制住了,打了一会儿就蔫了。
在战场上,进攻前的摧毁性炮击后,火炮开始延伸射击,步兵随之发起冲锋。在步兵距离敌人阵地200米左右时,炮兵停止炮击。但第5军的重炮兵大约太过兴奋了,想把所有炮弹都砸在日军阵地上,所以当第200师和荣誉第1师的步兵冲到敌前200米时,后面的重炮依旧轰鸣。
杜聿明率第5军军部已进驻昆仑关北,军部设在一座高山临近山顶的洞窟里,山下是南宁至后方宾阳县的公路。徐庭瑶的集团军司令部设在宾阳。洞窟里外架设了电话线。山顶上,架设了炮兵用的远程观测镜。黎明时分,对前面的地形和中日部队各自的行动,看得一清二楚。
杜聿明发现重炮团轰击延时后,打电话痛斥部队长。
趁着漆黑的夜色,最先冲上来的是荣誉第1师吴啸亚第1团。
日军的炮兵老实了,第1团也大意了。夺取昆仑关西面高地仙女山时,摸黑夜袭的吴啸亚和他的士兵,骤然遭到隐蔽部日军轻重机枪极其猛烈的火力阻击,一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倒在成为尸体的战友身上了。
吴啸亚如梦初醒后,组织部队进行火力压制。
这一打,就从凌晨打到天亮,第1团伤亡四百多人后,才拿下关口东北的仙女山高地。
在另一翼,第2团在团长汪波率领下,同样付出巨大伤亡,才艰难攻取了关口西北的罗塘高地。
从仙女山到罗塘,都貌似日军外围据点,但打起来了,感觉却像日军主阵地,其火力隐蔽而猛烈。这叫郑洞国心里咯噔了一下。
同样咯噔的,还有南宁的今村均。
12月18日下午,今村感到事态严重,派三木吉之助带着第21联队的两个大队火速奔赴昆仑关。
由于负责打援的邱清泉新编第22师这时候还没全部到位,故而三木带着一个大队侥幸冲了过去,在九塘跟松本总三郎会合。剩下那个大队,随后被邱清泉的部队拦住,再想过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三木统一指挥昆仑关的日军,在当夜即安排逆袭,派一个中队去反攻罗塘,因为这个高地海拔高于昆仑关,控制了这里,就有了炮击昆仑关的据点。
带队去的是个叫田村能康的中队长,他带着一百来人消失在夜幕下的丛林中。
月上中天,田村中队击退山下的中国士兵。就在快攻到山顶时,这名中队长发现三道铁丝网阻挡在面前;几乎同时,密集的子弹射了过来,他身边的几名日军栽倒在地。随后,日军亡命冲锋,中国士兵拼死阻击。日军通常不打夜战,并非说打夜战时就不堪一击,而只是说夜战不易发挥其重武器的优势。当中日两军士兵在暗夜贴身肉搏时,也不能说中国士兵就一定占优势。
争夺中,田村中队最终得手,重新占领这个高地。
在另一个方向,高地争夺战更趋激烈。公路上开来二十多辆中国战车,猛击600、653两高地(分别在昆仑关东南和东北)。
高地上的日军想打战车,但发现居高临下打装甲战车这件事很成问题。由于角度,轻重机枪子弹打到装甲上容易发生弹跳,不能很好地给与其创伤,跟平射效果有巨大差异。就在鬼子百爪挠心时,中国战车部队的后面,第200师第598团士兵在团长高吉人(黄埔军校4期,陕西靖边人)的率领下,已经发起了冲锋。
此时,荣誉第1师第1团攻占的441高地(昆仑关西南)亦被日军逆袭夺回。
12月19日黎明,600高地被中国军队拿下。
高吉人团继续猛攻653高地。这个高地,日军堡垒极其坚固,机枪射界广阔,又组成交叉火力,高团举步维艰,倒下一百多人后,才将之占领。
就在这时候,600高地又被日军逆袭夺回。
一时间,中日两军陷入激烈的拉锯战,由于是正面攻坚,残酷性一下子就超过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就在这时候,第200师第599团的战士,由团长柳树人(黄埔军校5期,贵州安顺人)率领,在战车掩护下,沿公路直插昆仑关!按杜聿明的想法,在昆仑关周边的高地争夺战陷入胶着的情况下,不妨黑虎掏心般直打昆仑关(后来证明这是个错误)。
第5军的战车冲到昆仑关下。
很多人说,此战中,昆仑关曾先后三次被中国军队夺取。其实,前两次所谓夺取,只不过是战车一度冲到关下,大量步兵并没有跟进控制关口。如果将之称为克复关口,就有点问题了。
接下来的事实是:由于步兵没能及时跟进,昆仑关下的战车很快被日军打了回来。
昆仑关一战,作为机械部队的第5军自然会动用看家的战车,但桂南的山地条件并不适合战车作战。在战前,杜聿明跟战车团团长胡献群(黄埔军校6期,江西南昌人)通话,特别提醒胡在选择攻击位置时,一定注意标出跟步兵协同作战的记号。淞沪会战战车团的失败给他的教训太深了。
可在协同作战时还是出了问题。
比如说,在胡团长指挥下,战车已开到昆仑关下,步兵却没跟上来,于是战车在日军炮口下等着步兵,最长等了三个多小时,不见步兵的身影,叫胡献群直骂娘。由此看,单就战车战术来说,第5军的训练很难说已达精到之境。
纵观八年抗战,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在使用战车时,成功范例少之又少,基本上都很糟糕,不能发挥其应有威力。
昆仑关正面攻坚并不理想,或者说是出乎杜聿明的意料。无论杜聿明还是郑洞国、戴安澜,都认为很快就会拔掉昆仑关这个钉子,进而围攻南宁,但打起来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别说昆仑关,只说关口四周的高地据点,攻克起来就难之又难,士兵遭受了重大伤亡。
相比之下,邱清泉那边捷报频传。
12月19日的晚些时候,他的部队切断从南宁到昆仑关的补给线。
为孤立昆仑关的敌人,邱清泉率新编第22师西行绕过关口,一举插入五塘,随后分兵击六塘。邱清泉派部队炸毁了五塘通往后方的大桥,又临河阻击日军,使鬼子的弹药粮秣迟迟不能运往昆仑关。
后日军反扑,重占五塘。
邱部刘建章(黄埔军校6期,湖南邵阳人)团死扼六塘,日军不能下。邱清泉掉过头来,分兵再打五塘,控制了五塘至六塘间的两侧高地,随时侧击驰援日军。第200师副师长彭璧生,则率一部攻击七塘和八塘,控制了八塘南高地。六塘和八塘间的七塘貌似是清平地带,但由于两边的中国军队都对其保持着警戒,所以七塘实际上处于邱清泉和彭璧生的夹击中。后来,驰援的中村正雄在这里吃尽苦头。
至此,从昆仑关到九塘,从九塘到八塘,从八塘到七塘,从七塘到六塘,从六塘到五塘,已处处接火。
几天前,三木联队增援昆仑关时,由于车辆不足,炮兵弹药没能跟进,当19日运送炮弹的辎重队赶过来时,已经通不过六塘了。
扼守六塘正面的还是刘建章那个团。
邱清泉把邓军林(行伍出身,湖南永兴人)和熊笑三(黄埔军校6期,湖南长沙人)两个团分别放在五塘和六塘间道路两侧的高地,正面的前进阵地只放少数部队吸引日军。
作为师的正副首脑,邱清泉外向桀骜,廖耀湘内敛沉静,但都属于目中没什么人的主。此外,两人经历也相似:都是黄埔生,都被送到欧洲学军事,一个德国,一个法国,后来都参加了南京战,都在城陷后滞留,又同时脱险。
邱清泉和廖耀湘的战术收获极大,多波次的日本援军在六塘被阻击,伤亡惨重还是其次,冲不过去是关键。
此时,苏祖馨第135师残部组成敢死队配合友军逆袭高峰隘,那里有日军一个大队守备。风声鹤唳中,今村均不得不叫南宁的守备队分出一部去增援高峰隘,随后有了效果。高峰隘方向的枪炮声一度陷入沉寂。不过,攻打高峰隘的中国军队并没全退去,而是在随后不断分兵拦截从南宁、龙州方向北援的日军。
现在,对南宁的今村均来说,最苦恼的是辎重部队不能赶到昆仑关。本来脑袋就大的今村脑袋也就更大了。如果他带着第5师团栽在广西,东京就有人看笑话了。今村叫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亲自带队去解昆仑关之围;同时,发电报给攻向龙州方向的及川旅团,叫他们立刻回兵北上。
当初,今村均之所以急于兵进中越边境的龙州,是因为拿到一份情报:那里有“堆积如山”的刚从境外运到中国的军需物资。
军需物资?还堆积如山?太好了!
今村便分出师团一部,由及川带领,强盗般风风火火地去龙州抢东西。
这支日军在行军过程中被韦云淞第31军发现。韦当时正奉命率部进行大迂回,绕到钦州至南宁公路西侧,出击袭扰该公路。迂回过程中,得到探子禀报:一千多人的日军,配以二十多辆卡车,排成一字长蛇阵,正沿南宁到龙州的公路西行。
韦云淞问:“战场在东,日军西行为何?”
一名军部幕僚答:“也许是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侧翼?”
韦云淞:“掩护侧翼?”
幕僚:“近来有情报说,日本天皇在东京遇刺,想必第5师团要撤离广西,回国平叛了。”
韦云淞:“日本天皇被刺?你听谁说的?”
随即韦云淞反应了过来:“你赶快给我滚出去!”
还真不怪韦云淞把这位幕僚轰出去,因为确实太不靠谱了。
一名部队长对韦云淞说:“也许我们大迂回的行动暴露了,这支日军是专门迎战来的。我们过江时,也许会遭到他们的袭击。”
韦云淞说:“不可能。这几天,日军飞机没侦察过我们,而且我们行军时也没使用无线电。”
那名被轰出去的幕僚又偷偷进来,说:“军长,我还有一个判断,日军是沿南宁到龙州的公路行进的,龙州是国际货物集散地,英法美卖给我们的东西都放在那里,日本人别再是去龙州抢东西吧!”
幕僚这次说得还算有道理。
确定敌情后,有参谋建议尾随日军,从后面袭击,但部队长们认为跟鬼子打运动战没把握,要打最好以逸待劳,因为抢东西去的鬼子必然还会顺着原路返回,到时再设卡阻击,把握更大一些。
韦云淞说:“就是这意思。”
其实,就在去龙州抢东西的日军出发前,一个南宁当地人已禀告今村均,说最近将有十万中国军队反攻昆仑关和南宁,其中包括中央军第5军。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今村拿到情报后,两肩扛着大脑袋思忖了一会儿,觉得这只是中国军队虚张声势,因而仍坚持把及川旅团的主力派向龙州。
再说去抢东西的及川旅团长,他分兵两路,以第11联队一部奔袭龙州附近的镇南关,主力则下饺子似的跳往龙州。
第11联队长名字充满坚果的味道,叫山县栗花生。名字虽卡通,但干起事来有板有眼。这种有板有眼,说的是日军在执行作战任务的过程中,在时间上掐得极准。
12月21日傍晚六点,两路日军同时完成作战任务,一路占领龙州,一路占领镇南关。
在龙州,及川果然发现大量军需物资,还真有点堆积如山的意思。
占领龙州和镇南关的前一天,及川接到今村均从南宁发来的急电:“中国军大举反攻,昆仑关守备部队处于被围歼境地。”电报里,有点麻爪的今村告诉及川,留一部守备龙州,主力立即返回!
及川显然很财迷,他是怎么做的呢?第一时间只放回去一个大队,主力继续在龙州清点缴获的物资。缴获了什么?也确实丰厚:汽车100多辆、汽油58万加仑、电解铜和铁棍各2000根、铅180吨、锡近7吨、钨钢1吨,还有大量军服和棉被。
及川窃喜之际,12月23日,今村又一道电报打来,叫他必须尽快把主力带回南宁,所有缴获物资全部就地销毁!
这道命令听得及川肝儿疼:全部销毁?那么多战略物资啊,真的是堆积如山啊。
但现在如山的是军令。
从今村叫及川立即回援这一点看,在这次会战中,日军投入兵力太少,使用时捉襟见肘。第5师团当然是王牌,但再能打也只不过是一个师团。
及川旅团主力在12月24日清晨出发,开始往回折腾。
关于军需物资的事还没完。在这件事上,日本人疏忽了,情报工作没做细。
日军在龙州缴获并销毁的那一大批军用物资,所有权并不是中国军队的,而是美国人的。也就是说,美国人刚把物资运到边境城市龙州,还没来得及卖给中国军队(当时中美在中越边境的贸易通常采取以物换物的方式),就被日本人缴获了,随后又被销毁了。这事儿有点麻烦。军队惹的祸,最后需要外务省出来收拾局面,所以日本的很多外交官特恨军部的人。事情还能怎么解决?那边是美国人,赔钱了事吧。
几天前的12月20日上午十点,旅团长中村正雄带着两个大队的步兵外加炮兵共计两千多人向昆仑关进发了。
道路本来就难走,刚过五塘,道路开始崎岖,中村心里一紧,就真有几发从天而降的炮弹落在队伍中。
果然有伏击!
现在,主动权基本上都在中国军队手里,疲于应对的是日军。
打仗这件事,主动出击和被动应战有天壤之别。中国军队在整体实力上属弱势一方,如处处防守,只能加倍扩大这种弱势。所以说,最佳作战思路,是在局部握紧拳头,主动砸向对手。就算砸不倒他,也叫他犯点心绞痛,这点儿礼物第5师团不妨就收下吧。
现在需要强调的是,杜聿明第5军“围点打援”,“打援”的部队表现好于“围点”的部队,换句话说,邱清泉在这一战中的表现比郑洞国和戴安澜出色。
打埋伏战,情报准确是关键。
那边,中村带部队刚一出发,这边,邱清泉就得知了。
中村带人从五塘向六塘转进时,感觉越来越不好。因为他面前的山路越来越窄。走着走着,日军发现已进入类似峡谷的地带,而且这峡谷很长。中村仰头往上看,心里一哆嗦,想:这里真是设伏的绝佳之地。就在中村想到这一点时,密集的枪声已响彻山林,手榴弹雨点般从两侧的山上落下来。读过《三国演义》的中村,立即想到了华容道的曹操。
中村步步受伏时,昆仑关的三木联队已开始挖野菜了。
弹药呢?每个鬼子的子弹数平均下来只有五发了。在八塘负责往前线补给的日军部队,已被彭璧生的补充团包围了两天。
中村带着援军从南宁出发当天,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正在山雾中盘算着仗该怎么打。
杜聿明现在已经把攻击昆仑关正面的任务交给他。任务是攻击正面,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把全部兵力集中在正面。戴安澜当然清楚这一点。因为如果不肃清侧翼日军的火力点,正面仍是攻不上去的。
戴安澜决定彻底拔下600高地这颗钉子。
这个高地在开战后反复易手。12月20日凌晨,争夺战再次开始。
日军负隅顽抗。团长高吉人最先投进一个连,最后只能在山体一侧与鬼子对峙,两边谁也不能把谁赶下去。高吉人最后使用车轮战法,一个连打完换另一个连,终于把600高地上的鬼子耗干净。
杜聿明催促戴安澜再攻昆仑关,后者派刘少峰(接替阵亡的邵一之)第600团直击,由于关口两边仍有日军据点,所以劳而无功。
12月21日晚,重庆的蒋介石对昆仑关正面没有进展感到不耐烦,给杜聿明下了道电令:“前方各部队与炮兵等,如有不积极努力进攻,或不能如限达成任务者,应即以抗命畏敌论罪,就地处治可也。”
现在,最焦虑紧张的除杜聿明外,还能有谁呢?
他手里握着中国第一支和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又有着充足的火力和弹药,人数上更占优,但就是拿不下少量日军盘踞的昆仑关。不要提日军的战力,那没任何意义。你要做的,就是在现条件下,把关上的鬼子一锅端了。能,你杜聿明就是能人;不能,这个军长当得就有问题。
焦躁中,杜聿明把彭璧生率领的军部直属补充团也放到了昆仑关正面;同时,叫郑洞国分出一部分兵力去袭击九塘。
袭击九塘的部队是郑庭笈(黄埔军校5期,海南文昌人)第3团。在那个时代,海南尤其是文昌出了不少战将,他们多是黄埔学生,比如郑庭笈,比如叶佩高。郑庭笈精明强干。此外,既然在荣誉第1师,那么他也必定是作战负过伤的。那是在两年多以前的山西忻口,当时郑庭笈在第10师做营长。伤愈后,出任荣誉第1师第3团副团长,后升任团长。
在当晚,郑庭笈率部占领九塘西侧高地。
中日两军现在已呈现夹心饼干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正因为如此,郑团跟附近邱清泉的一支预备队还发生误战,互相扔了半夜手榴弹。
在杜聿明焦躁的时候,日本人当然更难受。
在一些高地,在中国军队的围攻下,弹药将尽的他们已开始砍竹子了。干吗啊?做竹枪,他们也有狼狈如此的时候。昆仑关一线日军最高指挥官三木,已经独木难支了。他的联队本部在九塘,九塘到昆仑关之间的联络线,现在已被中国军队逐一切断。他迷惘的是:从南宁到昆仑关几十公里而已,怎么援军就打不过来呢?
三木给中村发电报求援,特别提到昆仑关的制空权也落到中国军队手里:“……这也是中国战线不同以往之日。”
这几天,中国空军出动了大批战机空袭增援中的日军,九塘三木联队本部遭六架轰炸机“照顾”。日军飞机当然也来过,不过是来空投军需品的,令三木郁闷的是:军需品扔在了八塘,被围在九塘的日军根本没办法取,最后叫中国军队不紧不慢地搬走了。
中村的援军,已被邱清泉挡在六塘两天了。
12月21日夜,今村又派出一路援军,这就是坂田元一第42联队主力。初占昆仑关的松本大队就隶属该联队。同时,今村发电报警告中均:“若第二天黎明前仍不能通过六塘,以军法从事!”
中村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向身边的参谋下令:“深夜强袭,冲过封锁线!否则全体人员在阵地上剖腹谢罪!”
参谋传达完命令后,问了中村一句:“如果都剖腹的话,我们没有那么多军刀怎么办?”
由于今村师团在兵力上捉襟见肘,在钦州担负守备和警戒联络线任务的台湾混成旅团的旅团长盐田定七主动打电话来,要求救援昆仑关。这两部队是没隶属关系的,所以今村听后极为感激。
盐田派手下一个联队,在联队长林义雄带领下,经南宁于12月23日开抵五塘,不过,他们也被拦截了。由此可见,中国军队在设伏方面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复合式的。
那边的中村经一夜激战,在伤亡三百多人后,倒是冲过了六塘,前进到七塘附近的一座高地。但七塘同样有中国军队,还是邱清泉的部队,一个野战补充团。补充团随即对日军发起攻击,又是一番激战。12月23日11点过,中村在附近山地指挥作战时,被一名中国士兵用步枪子弹击中面颊而受伤。
同样是这一天,杜聿明终于开始改变攻打昆仑关的战术。将近一周过去了,昆仑关仍在顽敌手里,他再不想办法就晚了。
杜聿明发现,直入打昆仑关的思路有问题。第5军虽克复了关口周边的一些阵地,但并不彻底。现实是,鬼子依托残存阵地,通过坚固的堡垒组成交叉火力网来掩护关口,对中国军队时时形成侧击。要想拿下昆仑关,不彻底肃清周围据点,看来是没戏的。
杜聿明给郑洞国和戴安澜打电话,要他们采取“要塞式攻击法”,把团分到昆仑关四周敌人扼守的高地,一齐发起进攻。同时又下令叫邱清泉在五塘、六塘、七塘留下一部,主力亦回师昆仑关,作为正面攻击部队的总预备队。虽然此时已有友军跟进,协助邱清泉阻击敌人,但邱部主力回调后,日军增援的阻力一定是减轻了。这一点,杜聿明似乎来不及想了。他要做的就是尽快拿下昆仑关。
重新研究地形后,杜聿明认为昆仑关西北的罗塘高地极为重要,必须将之完全捂住手里。这个高地紧邻着仙女山,也是在中日两军间反复易手。
杜聿明说:“如攻下此高地,再丢给日本人,部队长杀无赦!”
结果是:领命的荣誉第1师第1团吴啸亚部久攻不下。
郑洞国换人,汪波第2团上。同时,郑叫人把野战重炮布置在仙女山,从这里向罗塘猛击。
守备罗塘的日军只剩下前面说到的田村以下四十多人了。三木手里也没预备队了,东拼西凑,终于集合了二十九名士兵,在中队长迫田广一带领下前去增援田村。即使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再强,二十九人无疑是杯水车薪。三木怎能不明白?打到现在,他更明白的是,在昆仑关东北面的仙女山丢失的情况下,如果西北的罗塘再不保,那么日军就剩下界首高地这最后的屏障了。一旦界首被突破,他的部队将彻底崩溃。
后来日本人谈到昆仑关之战时,说:“这是‘中国事变’以来陆军最暗淡的时期。”
把那可怜的二十九个人打发走后,三木给今村均、中村正雄发了一封内容相同的电报:假如今天太阳落山前援军还无法抵达,昆仑关将不保。
这是平安夜的前一天。
昆仑关上的日本人能否得平安?
三木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炮弹已断绝,于是下令叫士兵找地方埋炮。紧接着,向护旗少尉下令:做好焚烧联队军旗的准备。
这话一出口,就说明日本人已陷入绝望。
到现在三木还在琢磨:从南宁到昆仑关,这段距离太近了,援军为什么就打不过来呢?他已经琢磨好几天了。为此,他给南宁的今村均又发了一封电报,措辞有几分抱怨的成分。
三木在几个小时后收到今村的电报。大意是:“为确保九塘,可放弃昆仑关正面阵地;万一九塘不保,可退至八塘,但再勿后退。”
面对三木的抱怨,今村均的回复不软不硬:“贵部连续作战,深表感谢……虽战事凄苦,但当以加藤清正在蔚山的战斗相激励。”
加藤清正,16世纪末的日本战国悍将,一生追随丰臣秀吉。丰臣统一日本后,入侵朝鲜,加藤为先锋。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打七年。后来在蔚山,遭中国明朝优势部队攻击,加藤以少战多,死守蔚山十昼夜,支撑至援军到来。
蔚山之战在日本陆军战史课中是场经典战役,加藤是那个时代日本军官的偶像。
广西大山中的三木吉之助会有加藤那样的好运气吗?他黑着脸想找一下感觉。就在这时候,两枚迫击炮弹呼啸而过,落在护旗少尉身边不远的地方,当场炸死多名勤务人员。这没法让他立即找到感觉。
对了,去龙州抢东西的及川,不是先派回来一个大队吗?没错。这个大队乘坐105辆卡车,在某某大队长带领下,风驰电掣地经龙州到南宁的公路北返。不过,南宁的今村均,左等他们也不来,右等他们也不来。按日本战史的说法,这个大队的900来人在距南宁60公里处,被一支6000人的中国军队拦住了。
这支部队就是前面说的韦云淞第31军的一个师。
面对中国军队守株待兔的拦截,日军带头的大队长本计划在转天凌晨发起进攻,冲破当面的包围。没想到,还没等发起进攻,六倍之多的中国军队先攻上来了。
开始时,这位大队长计划分兵到公路北侧从后面夹击中国军队,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又想向北迂回,还是没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向东突围,又遭截击。最后,这一路日本援军不但没冲破封锁,反而陷入自身不保的状态。
今村均得知龙州方向派过来的大队被拦截后,已经没什么脾气了。他手上只有最后一点兵力了,那是守备南宁的半个多大队的预备队。为了让从龙州回援的那个大队跳出包围圈,今村把手里那点预备队拿出去。不成想,预备队刚出南宁没多远,就被韦云淞的另一个师拦住了。后来,日军来了几架飞机,轰炸起了点作用,围攻的中国军队被炸开一个缺口,残余的鬼子爬上汽车,落荒而逃了。
虽然韦云淞取得不小战果,但仍受到白崇禧的严厉指责,因为后者拿到从龙州方向回援的第二批日军已步行开拔的情报。他认为韦云淞没能集中两个师的兵力合击那个日军大队,犯了“不知己不知彼”的错误,他警告韦:“如再放过第二股日军,影响昆仑关的战局,必受严惩!”
现在可以说一下了,围攻日军大队的是韦云淞手下的第131师,师长贺维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3期,江西永新人),一个老实人。这时,他的部队跟友军距离过远。日军第二批回援部队还有25公里就到第131师的卡子了,友军第188师还在拦截那支刚从南宁出来的日军预备队,所以不可能反转过来跟第131师合击这边的日军。
贺维珍只好带着人继续在原地守株待兔,等着第二批日军过卡。
这老贺确实老实。你已经带着部队在这里伏击了第一批日军,第二批日军必定知道此事而更改路线啊。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贺维珍没等来“兔子”,因为当天晚上日军就趁天黑经山间小路绕道跑了过去。
老贺立即上报韦云淞,后者哭笑不得,说:“贺师长啊贺师长,你是不是有意想叫白主任整我?”
韦云淞还算没耽误时间,立即通知前面的第188师,叫他们进行二次拦截,同时告诉贺维珍在后面追击。
狂奔的日军终于在黄昏停下来,在路边埋锅造饭。
没想到,路边的山包就是第188师的伏击点。这批日军由于过于匆忙,没顾得对周边进行搜索,就开始休息了。这个错误太致命了。第188师战力平平(此次桂南会战,每打五个破袭战,基本上有四次是失败的),但挡不住这么好的运气。在日军吃饭时,无数火舌骤然出现,二百多日军士兵在瞬间丧命。
惊慌中,日本人在中国的广西迎来了1939年的平安夜。
但平安夜里不平安,说的是另一个方向的中村正雄。12月24日傍晚四点半,他带着部队穿过层层伏击圈,如惊弓之鸟般抵达了九塘,与困守在此的三木联队本部会合。
从南宁到九塘,50公里而已!中村带着部队足足走了5天!
该着中村倒霉。
好不容易到了九塘,在一个叫枯桃岭的地方,中村又被一名中国狙击手(来自郑洞国荣誉第1师郑庭笈第3团)狙击,一枪打穿腹部。在七塘时,脸颊已中一枪;这一次,命中部位更要命。
前面说过,杜聿明叫郑洞国增加袭击九塘的兵力,后者把任务交给郑庭笈。郑领命后,在九塘一带转着圈作战。
又中一枪的中村被抬到三木吉之助的联队本部,随即在一间茅屋里进行手术。
事情还没完。在外面,不远处的山上,郑庭笈在望远镜里发现草丛深处有日军军官在讲话,旁边的房屋有日军进进出出,于是叫炮兵开火,没想到中了大奖:一枚炮弹正好落在中村进行手术的茅屋附近。此时中村的腹腔已被打开,在第三次受到创伤后,这名少将旅团长终于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