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谈资:坊间秘事 唐朝的葬礼

魏风华Ctrl+D 收藏本站

在《酉阳杂俎》中,有关于唐朝葬礼的记述。从民俗学角度看,资料甚珍贵,一如上面讲到的唐朝的婚礼:

近代丧礼,初死内棺,而截亡人衣后幅留之。又,内棺加盖,以肉饭黍酒着棺前,摇盖叩棺,呼亡者名字,言起食,三度然后止。琢钉及漆棺止哭,哭便漆不乾也。又,妇人哭,以扇掩面;或有帷幄内哭者。铭旌出门,众人掣裂将去。送亡人不可送韦革、铁物及铜磨镜奁盖,言死者不可使见明也。刻木为屋舍、车马、奴婢,抵虫蛊等。世人死者有作伎乐,名为乐丧。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一名苏衣被,苏苏如也。一曰狂阻,一曰触圹。四目曰方相,两目曰僛。褮,鬼衣也。桐人起虞卿,明衣起左伯桃,挽歌起绋讴。

在古中国,葬礼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而存在的,被称为“凶礼”。在《周礼》中,有这样的句子:“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古葬礼分初终、复(招魂)、沐浴、易服、讣告、小殓、卜葬日、启殡、送葬、大殓、反哭、祭奠等程序。在本文中,通过对阴森古怪的习俗的描述,把我们带回到千年以前的唐朝。

在唐时,人死后不能马上认定已死,而要用棉花放在死者的鼻下,试探是否还有呼吸,在确定其真的死了以后,家属马上登上屋顶,呼喊死者的名字进行招魂。随后,对尸体进行沐浴,给死者换上衣服,这时讣告已发出。随后的环节是小殓:尸体用冥布包裹后才可入棺。在包尸时,周围的人可将死人身的衣服的后幅扯下来留存,以此祈福(应是取“棺衣”与“官衣”、“后幅”与“后福”的谐音)。尸体入棺后,棺材加盖,将酒食肉饭放在棺材前。哭丧时,一边摇盖叩棺,一边呼喊亡者的名字,喊什么呢?“起来再吃点东西吧,起来再吃点东西吧!”连续喊三遍后停止。居丧期间,也有不能哭的时候:合钉棺材并为之刷漆时若哭,据说钉子不能将棺材钉牢,油漆不会干。妇女哭丧时,需用白扇掩面,或不露面,只在帷幄里号啕。在此之前,应将下葬日卜算出。下葬之日,要将搭在棺材上的铭旌去掉。所谓铭旌,是人死后用金粉书写的有题词的绸子。因铭旌上写有生人的名字,生人名字被埋葬实在不吉。与死者一起下葬的,会有很多物品,但不能有皮革、铁器、铜镜等,因为死人不能见光明。

此外,还需造一些木屋、木车马、木奴婢,随尸骨埋下,以抵代虫蛊在地下对死者的吞噬。在唐朝时,办丧葬时,已开始有专门的音乐超度了,被称为“乐丧”。还有“魌头”一说。所谓魌头,是一种驱鬼面具,并用其来收集死者的魂魄。它别名“苏衣被”,又称“狂阻”,分为两类,有四个眼睛的叫“方相”,两个眼睛的叫“僛”。在丧葬中,还有一件重要的东西,即“褮”。所谓“褮”,就是覆盖在死人脸上的布巾,又称鬼衣,得之不祥。另外,陪葬品中需要有桐木偶,这一习俗起自虞卿,此人是战国时期的名士;死人还需要明衣,即人死后沐浴完所穿的衣服,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时期的另一位名士左伯桃;起灵送葬时,则要唱挽歌,也就是绋讴。“绋”是牵引灵车的绳索,“绋讴”是牵引绳索时所唱之歌,即挽歌。这一习俗至少在春秋时已有了,最初只有贵族可受此待遇,到了汉魏时代平民的葬礼也开始唱挽歌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