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卷主要论述新兵的募选、训练和操习及兵器等内容。作者韦格蒂乌斯始终认为,军事训练极为重要,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对士兵来说,没有任何一种训练课目比作战时无比准确地保持队形更加紧要的了。”他还谈及各种兵器,并认为罗马士兵必须能熟练使用各种兵器。
在古代,人们有一种习惯,即将潜心研究的东西编纂成书,呈给君主。他们做这项著书立说的工作,除了要祈求上苍的庇佑外,还要获得皇帝的恩宠,否则他们的研究将毫无成就可言。
此外,不管是谁,都不能表现出自己比君主懂得更多更好,因为只有君主才高八斗、才会给臣民带来巨大的福祉。屋大维·奥古斯都和他之后的许多英明君主,都有批阅这种文献资料的习惯。
在统治者的鼓励之下,人们搞研究、崇尚辞令的风气大盛。对于著作者来说,如果他不是因太不谨慎而遭到贬责,那么他的研究便能够获得统治者的支持。我也深深地受到前辈们的鼓励,并且察觉到,伟大英明的皇帝陛下的胸怀比其他的君主更宽大,陛下并没有因为我的身份比古代那些著作家的身份卑微而弃之不用。
著书立说既不需要典雅的辞藻,也无须刻意于思维的敏锐,只需要勤勤恳恳的劳作即可。所以,我决定将古代人们编著的有关于兵法的各派观点以及杂糅于其中的尚未被今人所了解的内容整理出来,为伟大的罗马帝国服务。
在论述有关新兵的募选和操练时,我尽量按照规定分成几部分来展现古代兵法的风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您,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皇帝陛下,对此抑或不尽了然。有关此书,我希望陛下明察,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们也非常认真地注视着您现在为罗马帝国所做的一切,我也希望陛下能够因为阅读此书而有所收获。
一、战争的胜利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多势众,或者说作战勇猛,只有武艺精湛、熟谙兵法、训练有素,才能确保胜利。我认为,罗马人能够征服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套独特的军事训练方法,有巧妙安营扎寨的技艺和自身的军事素养。在罗马人和高卢人[1]的战争中,面对拥有人数优势的高卢人,兵微将寡的罗马人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实力,这其中难道有别的缘由吗?
在罗马人和日耳曼人[2]的战争中,身材矮小的罗马人屡次打败身材高大的日耳曼人,难道罗马人有取胜的诀窍吗?
西班牙人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在膂力方面,强于罗马人,这点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机智善谋,还是物质财富,阿非利加人都远远超过罗马人。在兵法运用和理论知识方面,罗马人也远远不如希腊人,这也是不能否认的。
但是,罗马人总是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罗马人总是擅长挑选新兵,教他们学会怎样使用兵器,令他们坚持每天锻炼。在锻炼时、在军营生活中,罗马人能够预见到行军和作战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此外,罗马人对怠惰者严惩不贷。
深谙军事让人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事业拥有坚定的信念,那么他就会无所畏惧。同理,在战争中,一支人数较少、但训练有素的部队往往更容易摘取胜利的果实,而规模庞大、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则往往被击溃。一言以蔽之:严格训练是罗马人业绩辉煌之根本。
二、对于挑选新兵问题。从根本上讲,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从哪些省份、哪些民族中挑选最优秀的青年士兵。每个地方的人都有懒惰和勤奋之分。但是,在战争方面,某些种族的人比其他种族更加适合,而且不同地方、不同的气候环境对人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也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里,我打算介绍一下伟大的学问家们的经典论述。住在离太阳近的地方的人们,他们能够沐浴到阳光的辐射。虽然他们天资聪明,但是他们体内的血液往往较少,所以,他们在白刃战中往往缺乏坚毅和顽强精神。他们往往害怕受伤,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体内的血液较少。
而远离太阳居住的人们,虽然他们不够聪敏,但是他们的血液充沛,精神饱满,生机勃勃,而且喜欢厮杀。所以,在征召新兵时,一定要到这些地方去,要征召那些血液充沛,不怕负伤,甚至视死如归的人来当兵。当然,对于新兵,我们也要确保他们不失理智,因为理智能够让他们在部队生活中保持克制,而在战斗中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解决了从哪里征召士兵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是,什么样的新兵更加有用,是农村兵还是城市兵?个人觉得,在这方面早就有了定论:农村兵比城市兵更加适合战争。理由是:农村兵头顶蓝天,脚踩土地,是在劳动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扛得住阳光的暴晒,对于夜间的潮湿不以为意,就算不洗澡他们也能够忍受,他们根本不知道奢侈为何物;他们心地善良,只要有点小恩小惠就满足;他们那强壮的身躯能够承受各种劳动带来的辛劳,农村生活让他们养成操持铁器、挖壕掘沟、肩挑背扛的习惯。
但是,部队的成员来源要多元化。所以,有时候也要征召一些城里人。城市兵一旦参军,部队就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让他们学习干活、跑步、负重;让他们在太阳下暴晒,在风尘中训练;让他们习惯粗茶淡饭;让他们习惯于在露天或者简易帐篷里留宿。
学完这些之后,再让他们学习如何使用兵器。在进行远距离行军时,一定要将他们调到边远的兵营去,让他们前去巡逻放哨,让他们远离城市的诱惑,这样才能够提高并加强他们的体力和精神力量。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罗马建立后,罗马将士几乎都是城市人,但是在建城初期,罗马人并没有被奢华的生活腐蚀。当时,年轻人在野外跑步和操练之后往往汗流浃背,他们就到台伯河里去游泳,洗净汗水。同一个人,既是军人,又是农民,只不过所使用的工具不同罢了。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众所周知,在人们规劝昆图斯·辛辛纳图斯实行专制独裁时,他还在地里耕种。
我们可以这样说,军队的主力最好由农村兵来补充。至于其中缘由,我无法说清楚,但是现实告诉我:越是没有享受过生活乐趣的人,越是不怕死。
四、现在,我们来谈谈应征入伍的新兵的年龄问题。如果按照古老的传统,那么部队应该在人们发育成熟之前将他们征召入伍。年轻人学习东西,不但速度快,而且掌握得很好。再者,军事上所要求的敏捷和机灵,跳跃和奔跑的熟巧,最好在躯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衰弱前加以学习。
我们所说的机警是指,经过一系列持续的训练后,战士变得刚毅而精力充沛的一种素质。因此,我们一定要征召年轻人来当兵,就像萨鲁斯特[3]所说:“年轻人要想在战争中经受一切,就必须在兵营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军事。”
对于一个在他未达到服兵役的年龄就已经接受了上述训练的青年来说,如果他因此而备感懊恼,那么我要说,这比他为已经过了这个年龄却未受到训练而伤心要好得多。
军事训练要有一定的时间期限。但是,人们要注意的是,掌握武器并非一件不起眼或者十分轻松的事情。倘若你想当一名骑兵,或者步兵射手,或者持盾兵,那你就要认真学习使用各种兵器,以便可以在原地,不打乱队列,不妨碍战友打仗,却能够用大力气将金属矛投向指定的目标。你还要学会挖壕沟,学会灵巧地使用矛,操持盾,能够轻而易举地抵挡敌人投射过来的标枪,能够事先避开袭击,能够勇敢地承受敌人发动的攻击。
如果你学会了上述这些本领并运用自如,那么在和任何敌人交战时,你就不会感到恐惧,而是会乐于与敌人血战。
五、我们知道,部队对新兵的身高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地处兵阵两翼的骑兵和军团前列大队的步兵,他们的身高起码要达到5英尺10英寸。在当时,由于渴望从军的人很多,就算是城里人,出于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人也很希望从军,所以挑选新兵的余地较大。所以,如果说,非要对新兵的身体提出什么要求的话,那么与其说当时人们关注新兵的身高问题,倒不如说是膂力问题。
六、负责招募新兵的人在挑选兵员时,务必要特别关注新兵的脸部表情、视线眼神、整个体态,这些一定都要符合补充军队所需人员的条件。这一点不仅针对新兵,就是对马和狗也是适用的。有些人对此颇有研究,比如曼图亚的诗人,一般而言,他们有两种不同的类别:一种强些,一眼就能辨明,浑身熠熠发光;另一种惰怠,令人憎厌,拖着鼓鼓的肚腰,丑陋不堪。
我们希望那些决定献身于马尔斯[4]事业的年轻人有这样的外表:双眼活泼,腰背笔挺,前胸宽厚,肩膀、双手有力,指头较长,腹部恰到好处,下半身较为干瘦,小腿肚和两脚不能因为吃肉太多而过于肥大,要肌肉发达,强壮有力。倘若有新兵具备上述这些特征,那么你应该立即征召他入伍,而不必纠结于他的身高问题。要知道,强壮有力的士兵比那种大高个子的军人更有用。
七、职业背景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来探讨一下,在挑选军人时,究竟哪些职业的人适合当兵,哪些职业的人不适合当兵。个人认为,以下这些人都不适合当兵:垂钓者、捕鸟人、糖果点心师傅、纺纱织布的,以及所有从事同女人柔情有关的差事的人。我认为,铁匠、制车能手、屠夫、追捕鹿和野猪的猎手则应该被征召入伍。
对国家福祉来说,它的命运取决于招募的新兵是否身体强壮,品德是否优秀。罗马帝国的实力,罗马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安全全都建立在募兵时认真细致地进行如是筛选的基础之上的。
招募新兵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不可能轻率地将这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交给初出茅庐之辈。在古代,人们非常善于招募新兵,比如塞多留便以擅长募兵著称。
对于守卫行省和决定战争命运的将士们来说,(倘若兵源充足,有挑选余地的话,)一定要出身好和个人德行无可挑剔。荣誉感让军人成为优秀的军人;责任感不允许他们知难而退,而荣誉感会让他们迎难而上,最终成为胜利者。倘若部队招收一大批人,他们在军营中度过很长时间,但一到战场却胆小如鼠,畏敌如虎,那有何裨益可谈?
延长军中服役的时间,是根本无法弥补招募新兵时犯下的错误的。这一点,无论是从我自身的体验,还是从历史经验中都能得出:最严重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长时间的和平导致招募新兵的工作缺乏应有的认真细致态度,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优秀军人转而跑到民事岗位任职造成的。有时候,来自于大庄园主名下的新兵,因为招募官员的疏忽,以至于被招募之后,他们又再度回到原来主人的身边。因此,在招募新兵时,一定要让高级将领、官员出面,让那些最适合参军的人到军营中来。
八、被招募来的新兵不应立即取得军人身份。刚入军营,他们要先接受试练,以检验他们是否真的适合军人这种职业。至于试练,我认为,应当从机敏性和膂力入手,看新兵是否具备使用兵器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作为一名战士所不可或缺的勇敢精神。
从表面上看,好像大多数人很符合这些条件,但是一旦经过试练,许多人却不合格。对此,应该将那些不合格的人淘汰掉,然后重新挑选符合条件的人来当兵。一定要将那些不适合当兵的人淘汰掉,宁缺毋滥,然后挑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来当兵。要知道,一旦爆发战争,真正起作用的并非军队的数量,而是军人的勇敢精神。
如此一来,在新兵注册入伍后,部队要对他们进行训练,通过日常训练培养他们使用武器的技能。但是,日常训练往往会因为长期的和平环境而松弛下来。怎能让本身不能严守军纪的人去操练新兵呢?
对此,我们要从历史经验或者历史著作中去挖掘古时有关的规则和习俗。不过,只要我们回顾往昔便会发现,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著作不过是某些军事事件和战争的结果,跟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东西不沾边,我们所关心的正是他们搁置于一边的。
当然,不管是拉西第梦人[5]、阿非利加人,还是希腊人,都编撰过许多有关战术原理方面的书籍。然而,作为罗马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兵法:罗马人将原本极为狭窄的地方扩展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疆域几乎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到达世界的尽头。
这种研究罗马兵法的必要性驱使我遍览很多作家的作品。在这里,我将尽可能准确地将古代著名的监察官加图对兵法的见解描述清楚;在这里,我将介绍大作家科尔内柳斯·塞尔苏斯和弗龙蒂努斯坚持不懈地、反复阐明的观点;在这里,我将论述勤奋的军事法规的化身和捍卫者帕泰恩的军事观点,以及我将总结阐述从奥古斯都、图拉真和哈德良的敕令中引申出来的精髓。在兵法方面,我自知不具威望,但是我所提及的那些伟大人物的见解却是流芳千古的。
在这里,我将用一定的格式来转述它们,也可以说是对它们进行一番论述。
九、新兵实施的第一堂军事训练课应该是走步伐。不管是行军还是在兵阵中,部队首先要注意的是,让全军将士在运动时保持正确的队形,而要做到这点,只能依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操练,让全军将士学会既快捷又均衡地运动。一支部队如果遭到敌人分割包围,却无法保持严整的队形,那将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一般说来,在夏天,部队行军速度要达到4英里/小时,如果加快行军速度,部队行走的速度可达4.8英里/小时,超过这个速度,那就是跑步了。
跑步的时间、距离则很难确定。青年军士要特别注重勤练跑步,因为跑步能带来诸多好处:有助于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必要时可以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以赶在同样准备这样行动的敌人前面;可以迅速而大胆地前去侦察敌情,并飞快地折返回来;更容易袭击溃退中的敌人的后方。
军士还要不断地进行跳跃训练,学会轻松地跨越沟壕,翻越任何足以成为障碍的高地。在战场上,一旦出现类似的困难,军士便可以轻松克服困难。此外,在刀枪如林、箭似飞蝗的战场上,一名战士如果能够以跑步、跃进进行运动,那么他就能杀伤敌人,震慑敌人,并在敌人还没有准备好进行自卫或者反击时沉重打击敌人。萨卢斯特曾对伟大的格奈乌斯·庞培的习武进行过描述:“他跟机灵鬼比跳跃,跟飞毛腿比跑步,跟大力士比杠铃。”如果不是进行坚持不懈的锻炼,那么他怎么能够打败塞多留[6]呢?
十、一般说,每个新兵在夏季要学会游泳,因为在战场上,并不是所有的河流上面都有桥梁,部队不管是在撤退中还是在进攻中,都不得不经常泅水渡河。有时候,会因为突然下雨或者遇上积雪融化而出现山洪。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军士不会游泳,他们会让部队陷入险境,要知道,危险不但来自于敌人,而且来自于这些洪流。
在数不胜数的战争和险情中,罗马人学会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本领。他们在台伯河畔的马尔斯教场进行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年轻人在持械操练之后能够在这条河里洗净身上的汗水和尘土,并通过游泳消除奔跑引起的疲劳。
步兵要接受这样的训练,骑兵也不能例外,不但是骑兵就连他们的战马,以及随军商贩和被称作加利阿里的辎重差役也必须学会游泳,以便一旦发生情况时不至于因为缺乏经验而惨遭不测。
十一、古人的著作里记录着军事训练的方法。他们将树条像编制篱笆那样做成盾,这种盾的重量比国家规定的普通盾重一倍。此外,部队所训练的剑不是真的剑,而是比剑重一倍的粗木棍。他们不分清晨和午后,都坚持在木制的人形靶前练习刺杀。
利用人形靶进行训练极为重要,不但对军士大有益处,就是对角斗士来说也将受益匪浅。不管是在竞技场上还是在战场上,一个军士如果从来没有在人形靶上下过功夫和学过技艺,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成为不可战胜的高手。
每个新兵都要亲自将木制的人形靶打进地里去,一定要让它笔直地扎在那里,它的高度为6英尺。面对人形靶,新兵要像对待真正的敌人那样,用手里的“篱笆”盾和粗木棍,进行训练。他们要竭尽所能刺伤它的头和脸,时而攻击其两肋,时而攻击其小腿,尽力砍伤其躯体;一会儿倒退,一会儿跃进,一会儿扑过去,就好像对付真正的敌人一般。
在这个人形靶上,一定要留有新兵所进行的各种攻击训练的痕迹,通过这种训练,新兵一定要掌握各种作战技能。在进行训练时,上级一定要特别注意让新兵在杀伤敌人的同时避免暴露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免被敌人击伤。
十二、古人练习厮打时特别重视操练刺杀敌人,而不是乱砍一通。对于那些在交战时乱砍乱劈的部队,罗马人不但能轻而易举地战胜它们,还常常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味地砍劈,不管你使出多大的力气,都不会是致命性的,因为敌人的重要身体部位往往有武器进行护卫,而骨骼本身也会起到保护作用。相反,如果掌握了刺杀技巧,那么在刺杀时,你完全可以将剑刺进去起码2英寸,这样足以让对方重伤死亡。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刺杀其极为重要的部位。
另外,在你砍劈时,你的右手和右肋都呈暴露状态,但是如果你用的是刺杀,你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是不暴露的,而且能够在对方尚未发觉前将对方杀伤。这也是为何刺杀在罗马人的交战中被广泛运用的原因。
在平时训练时,让士兵们使用比实际兵器重一倍的“篱笆”盾和粗木棍,而在战时却让士兵们使用重量较轻的武器,这样他们便会觉得轻松,作战起来也更加镇定自若,更加精神抖擞。
十三、新兵还应当深入而认真地做好战术演练,这一做法部分保留至今。众所周知,就算在现在的所有作战中,那些擅长排兵布阵的人总是比别人更善战。
由此可知,受过训练的军人往往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强,因为懂得战术的人在作战方面总是会超过其同伴的。事实上,我们的祖先严格恪守这样的训练制度,对此极为重视,以至于规定,对于学习过操持武器的人要奖励双倍的薪饷,而那些表现不佳的人则不能得到谷物,而是代之以大麦。如果这些表现不佳的人想要重新领取小麦,那么他们就必须在军团长、指挥官和高级军官面前完成兵法所要求的训练。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是否幸福、是否光荣的标志是它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能征善战的军人。要知道,不管我们身上穿着多么华丽的衣服,戴着多么璀璨夺目的首饰,都无法让敌人敬畏或者喜爱我们,他们只会害怕我们的武装力量,只有在我们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他们才会服从我们。
加图说,在别的事情上犯下某种失误,是可以在后面的进程中改正过来的,但是唯独在交战中失败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惩罚会随着失误而来,结局只能是:要么参与作战的人因为怠惰和未经训练而阵亡,要么因为溃败逃窜,进而丧失与胜利者较量的勇气。
十四、新兵在使用粗木棍向人形靶进行刺杀训练时,还要学习像对付真正的敌人那样朝人形靶投矛,这种矛比他们日后真正使用的矛还重。这个时候,受训的军士会发现,要想将这种矛投掷出去是要花大力气的。
一个新兵在投掷矛之前一定要看清目标,要学习投中靶子,至少要将矛扔到靶子附近。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军士的臂力会增加,他们的投掷经验也会随之增加。
十五、对于在招募时被认为最适合当弓箭手的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年轻的新兵[7],一定要让他们使用竞赛用的木制弓箭操练射靶技术。
为此,部队要提拔精干的专职教员前去培养弓箭手掌握射击技巧,教他们怎样正确地执弓,怎样用力地开弓,以求左手保持平稳,右手按规范拉曳,同时能够将视线和意念集中在射杀对象身上。总而言之,不管是骑射还是步射,都要让他们学会百发百中的真本领。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程度,一定要刻苦训练,持之以恒。
在交战中,优秀的弓箭手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对此,加图如是说:克劳狄乌斯[8]组建了庞大的弓箭手部队,并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并依靠他们打败了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努曼蒂亚人一度迫使罗马军队屈辱地从牛轭下钻过,而在发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朱古达战争中,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9]在战前就认为,只有每个百人队都配置一部分经过选拔的弓箭手才能击败对方,否则难以战胜敌人。
十六、还要尽量训练年轻人,教他们投掷石块,用手投或借助投石带。据说,是巴利阿里群岛的居民首先发明投石带的。该岛居民要认真练习投石本领。倘若他们的孩子无法使用投石带将指定的石块击中目标,那么他们便无法得到食物。
在战场上,要对付头戴盔、身披铠甲的战士就要用投石带或投射器投掷大石块,这些石块的重量比箭矢重,虽然这些巨石打下来只能伤到身体的某个部位,但是它却能够在不见大量出血的情况下使敌人死于非命。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战争中,投石手都是每战必参加的。每个新兵都必须通过单个训练学会这项本领,因为多带一条投石带根本不会增加士兵的负担。有时候,战场刚好在满是石头的地区;有时候,士兵们要守住山头或者一块丘阜,或者需要用石块或投石带打退包围城堡或城池的蛮族人。
十七、一定要教年轻的新兵学会怎样使用一种叫做马蒂奥巴布利[10]的铅球。古代的伊利里亚有两个各由6000人组成的军团,由于他们擅长且力大无比地使用这种投掷器具,所以,人们称之为马蒂奥巴布利(大力神投手)。
大家对这两个军团极为了解,他们参加过众多的战争,战绩辉煌。也因为他们战果累累,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两位称帝后便给他们封号:一个军团被命名为朱比特军团,另一个军团则被封为赫拉克勒斯军团。在两位皇帝心目中,这两个军团极为重要,其享受的待遇也更好。
他们的盾牌上都带有5颗这种马蒂奥巴布利铅球。只要这些士兵在适当的时候抛掷这些铅球,那么持盾兵(重装兵)就能履行弓箭手的职责。他们会在白刃战之前,甚至能在标枪和箭镞飞抵之前重创敌军。
十八、不仅新兵要接受训练,就是基干人员也要不断加强马术训练。很明显,虽然这种训练在现在不太受重视,但是依旧保留着。通常情况下,先架置一些木马(“鞍马”),如果是冬天,还要搭上个棚子,夏天就直接露天训练。刚开始,年轻的士兵只能徒手练骑术,熟悉骑马技巧。紧接着,他们接受持械训练。训练时,军官一定要注意让新兵手持马刀或者长矛从左右两侧上下马。在和平时期进行坚持不懈的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将士们在战争爆发时能够熟练地上马作战。
十九、一定要让新兵在负重60磅[11]的情况下进行行军训练。之所以让士兵们在艰难的路途中负重行军,是因为在战时,他们极有可能要随身既携带粮秣,又携带武器。
只有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战时他们才有可能不会顾虑太多的困难。在作战前,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让很多难事变得轻松、容易,古代的军士就是这样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维吉尔的作品《牧歌》中得到证明,他写道:罗马人酷爱自己的武器,任重而道远;他们会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队伍齐整,营垒森严。
二十、接下来,我们要来说说,新兵该通过操练掌握什么武器,或者说,要给部队装备什么武器。在这方面,古书的记录极少。在这里,我说的是,虽然骑兵的装备因为仿照哥特人以及阿兰骑兵和匈奴骑兵的模式有所改进,但是步兵的防护装备却全然不见踪影。从建立城邦之初到格拉提安皇帝统治时期,步兵一直是戴头盔、披铠甲。不过,随着懒惰之风的盛行和贪图安逸情绪的滋长,部队的野外训练中止了,而有些士兵甚至认为装备太过笨重,于是士兵们便很少穿戴护甲武器。
后来,有人就向皇帝提出建议,士兵不用穿铠甲。再后来,他们又提出士兵不要戴头盔的要求。但是,在罗马人和哥特人的战争中,问题出现了。由于罗马士兵没有护甲装备,身体重要部位和脑袋没有遮挡物,他们的伤亡极为惨重,敌人那如雨般的箭镞夺走了许多罗马人的生命。
但是,遭遇了如此惨败,众多城池被攻陷,依旧没有人关心护甲装备的问题,没人关心步兵是否要重新穿戴盔甲、以及铠甲作战的问题。
在战场上,一支部队布好阵势了,但是军士们却没有任何防护器具,完全处在敌人的攻击之下,不一会儿就遭到攻击,这个时候,军士们脑袋里所想的与其说是如何作战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如何逃跑保命的问题。
事实上,身上无铠甲,头上没有头盔的步兵弓箭手,他们使用弓箭却没有办法持盾,那么他们该如何来保护自己呢?至于龙标手[12]和旗手,如果他们执着标杆和旗杆,可是胸前和头上全无护具,那么他们在战场上能做什么呢?
对那些极少进行训练、很少有基础防护装备的步兵来说,铠甲和头盔太过沉重。
当然,如果他们在和平时期就接受相应的训练,每天随身携带,那么久而久之,他们便能够适应防护装备,不再感觉它们太过沉重。如果他们无法承受携带防护装备的重量,那么他们就会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毫无保护的状态,进而遭到敌人的攻击,面临被俘或者叛国逃跑的危险,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加悲惨?因此,士兵拒绝接受训练,不愿意吃苦受累的做法事实上是给自己制造任人宰割的局面。
古人之所以认为步兵部队是铜墙铁壁,并不单单因为军团战士手执标枪和盾牌,还因为他们身穿铠甲、头戴头盔。
这样一身护具极其考究:弓箭手的左袖上有护臂,而步兵的持盾手除了要穿铠甲和戴头盔外,还要在右腿的膝盖上佩戴铁制的护膝。在战场上,身处第一排的主力兵、第二排的剑矛兵和第三排后备兵[13]都有全套的防护装具。
一般情况下,后备兵盘膝而坐,用盾遮护身体,防止被飞来的箭镞和标枪伤到。在必要的时候,比如在休息过后,他们也会采取站立姿势,以便听从命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敌人。众所周知,在会战中,这些后备兵往往在剑矛兵和排列于他们之前的军士阵亡后成为主力,夺取战争的胜利。
在古代,部队编制中还有轻装兵的投石手和标枪投手存在。他们主要布阵于部队两翼,战斗也往往从他们这里开始。但是,富有机动性、训练有素的军士也常常朝这里集中。他们人数不多,如果在交战中他们遭到各种压力被迫后撤,他们通常会在军团的前两列之间实行互救互助,而不至于造成战斗队形混乱。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惯例:所有的将士头上都戴着用毛皮缝制的叫作帕农帽的帽子。这种惯例能够延续至今的根源在于,让军人养成头顶某种东西的习惯,但又不至于像头盔那样重,进而影响作战。
步兵部队所使用的投掷标枪是比鲁姆,它有9英寸的尖尖的三棱矛头。如果标枪穿透盾牌,却要把它抽回来是不太可能的,而事实上,标枪是很容易穿透铠甲的。现在,这种标枪已较为罕见。不过,持盾护身的蛮族步兵的武器几乎是这类标枪,他们将之称为“别布拉”,交战时每人配有2—3支。
此外,我们还要记住,在使用投掷兵器时,一定要保持左脚在前,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投掷。至于我们说的举矛以及手持刀剑进行面对面肉搏,这个时候一定要右脚在前,这样做的目的是,既避免侧面遭到敌人的刺击,不至于让自己受伤,又可以让足以给敌人造成伤害的右手能够更加靠近敌人。
很显然,一定要给新兵配置各种古代兵器和护具。因为,在战斗中,哪一方的士兵的头部和胸脯都能够得到有效防护,哪一方就更具勇气,对受伤更加无畏,这是人之常情。
二十一、新兵还要学会如何构筑营地:在战争中,几乎没有比这种本事更为重要、更加不可缺少的求生之道了。这是不言而喻的。只要营地构筑规范,军士们就可以安心地待在工事里。就算他们遭到敌人围困,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处在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市中一般。但是,在今天,这种构筑工事的功夫并没有被人们记住,相反,很久以来,人们都不注重挖堑壕、架栅栏、构筑营地。
所以,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许多部队要么在白昼,要么在深夜遭到突袭就溃不成军。不仅仅是那些没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军士会遇到这种情况,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在战斗中被迫撤退的部队也难以找到藏身之所,他们就像没有力气反击的野兽,四处逃窜,只有在敌人打消了追杀他们的想法时,他们才可能逃过一劫。
二十二、一定要时刻注意选择驻营地址,把营地建在安全地带。如果敌人恰好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那就更要注意营地位置的选择。此外,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充足的柴薪、草料和水源。
如果部队要在此长时间停留,一定要考虑气候是否正常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周边不能有山岗或高地,否则,一旦这些山岗或高地被敌人控制,那么将对己方部队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还要注意:平时是否会爆发山洪,如果该地经常爆发山洪,那么部队将不得不耗费很多精力去对付它。至于营地的规模,它一定要和部队的人数、辎重相适应,既要防止众多部队拥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又要防止营房建造过大,造成少数人拥有很大面积的营地。
二十三、营地的构筑可以选择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这主要根据地形条件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普里托里”门的营门要朝东开,或者面向敌营驻地而开。如果部队正在行进中,那么营门应该朝向拔营后继续前进的方向。门后是处在部队前列的几个百人队,即大队的营帐,同时,这里也是龙标手和旗手的驻地。
“普里托里”门正后是“狄可曼”门,它在营地的另一端,这是专门用来惩治触犯条规的军士时将其押解出营的通道。
二十四、在古代,构筑营地一般有3种形式。如果形势并不紧迫,那么部队最好挖土垒起3英尺高的墙来,如此一来,在墙前,也就是挖土的地方就会有一条壕沟。紧接着,沿着这条壕沟继续深挖,挖成一道宽9英尺、深7英尺的堑壕来。
如果敌人的实力强大,那么首先要花费力气,在营地四周挖堑壕,而且一定要严格遵循兵法的规定,让这条堑壕宽12英尺,垂直深度9英尺。其次,一定要在这条堑壕两侧各垒出一条4英尺高的土堤。如此一来,一道宽12英尺的堑壕的深度就能达到13英尺。最后,在堤上要打好木桩,所使用的木头一定要坚实,一般情况下,材料往往是由部队负责运送的。
要构筑这样的营地,军士们要事先准备好铲子、耙子、筐子以及其他工具。
二十五、在敌人尚未出现在战场之前,构筑营地的事情就比较简单。可是,一旦敌人对我方部队发动攻击,那么我方将不得不把所有的骑兵和一半的步兵派去迎敌,而让其他人在他们后面继续挖掘壕沟,加固营地。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司令官要明确作战命令,哪些百人队是第一批,哪些是第二批,哪些是第三批,然后安排轮岗作业。
部队所驻扎的营地,规模皆划一。其四周有为驻军备用的栅栏、壕沟和土墙。
在外部防御工事和营地主要部分之间往往有一个宽达200英尺的空间,用作伙房、厕所和其他公共事务之用,同时也作为集会和一旦遭到敌人的攻击时能够成为防御用的机动场所。
营门一般由圆木做成,其沉重无比,而且每个营门都有壕沟,构筑城垣。按照惯例,壕沟宽5—12英尺,深3—9英尺;城垣最高最宽均10英尺。通常情况下,还有圆木、篱笆和柴捆等加固。有时候,在城角处和顺着营地边沿会建立城楼,以便观察壕沟内外的情况。
在构筑营地期间,百人队长们要观察挖好的壕沟,量好宽度和深度,对于那些工作不卖力、草率马虎的人进行严惩。一定要教会新兵如何构筑营地,以便在必要时他们能够迅速而认真地按照要求构筑营地。
二十六、在会战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战士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后能够保持严整的战斗队形,以及一旦队形遭到破坏,任何部门都不会出现拥挤成堆或者兵员稀缺的情况。如果战士拥挤成一堆,就会失去进行交战所需要的自由空间,从而给己方造成阻碍;而如果兵员出现稀疏的情况,敌人便会趁机插入接合部,对我方部队实施突破。如此一来,整个兵阵会因为恐惧而陷入混乱之中。因为敌人一旦冲破我方部队的兵阵,就会出现在部队的后方。
所以,在平时,要将新兵派到野外去,按照花名册让他们布阵。刚开始,队伍可以进行简单的布阵,排成一条线,但要尽量拉开,不要出现弯曲和圆角,让军士间保持均衡和规定的距离。
熟练线阵后,要让他们进行将队伍转成两行的训练,即让他们在运动中保持编就的队形。紧接着,要教他们学会迅速地布成正方形队形(方阵),紧接着变成三角形,也叫楔形队形。通常情况下,这种布阵在战争中可以带来很大的好处。
军士还要学会布成圆形(环形)队形,这种阵型极为重要。在敌军突破我军兵阵时,训练有素的军士往往能够抵挡敌军的进攻,不会导致部队溃散,出现一败涂地的情况。
如果年轻的军士能够在和平时期进行艰苦的训练并掌握好这一切,那么他们在作战时就能够比较容易保持严整的战斗队形。
二十七、此外,我从古代军事著作中发现,古人还保留并依然遵奉着奥古斯都和哈德良的圣谕: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每月必须进行3次拉练。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拉练是指一种训练的方式。
按照规定,步兵必须全副武装,手持标枪,行军10英里,再返回营地,在行军途中他们还要快跑一段距离。骑兵,不管是拆分成骑兵小分队,还是整体全副武装,都要进行类似的训练。此外,他们还要进行骑术训练,有时要练习后撤;随后绕骑一圈,再准备进攻。这种训练不但要在平坦的道路上实施,而且步兵、骑兵两个兵种还要经常到崎岖的山地和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演练,以便部队在交战时不至于遇到优秀军士在平时训练中未曾训练过的任何情况。
二十八、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皇帝陛下,我对您满怀忠心和虔诚。我将很多作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所阐述的整军经武问题的全部精髓都放在了这部篇幅有限的卷本中,目的是让那些负责募选和训练新兵工作的人可以轻松地加强部队的实力,并让部队具备古代部队的英勇气概。在人们的心目中,战神马尔斯的战斗热忱并没有完全泯灭,他的光辉依旧照耀着大片土地。
这片土地滋养着拉西第梦人、阿非利加人、马尔西人、萨谟奈人、佩利尼人和罗马人。
曾几何时,伊庇鲁斯的人民难道不是最强大的军事奇才吗?难道说马其顿人和色萨利人打败波斯人后,不是用武器为自己开辟了抵达印度境域的道路吗?至于达西亚人、莫西亚人、色雷斯人,他们能征善战早就为人所知。这些故事还证明:战神马尔斯本身就出生在他们之中。
倘若我要逐一说明每个行省各自的兵力状况,那么我就有说不完的话,因为现在所有行省都在罗马帝国统治之下。不过,长期的和平让很多人沉迷于享乐,让很多人喜欢做民政事务而不愿意从事军事方面的事情。这样一来,部队的训练问题在一开始就得不到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就逐步松懈下来,最终被荒废。这难道还用详细论述吗?
事实上,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类似的情况就曾在历史上上演过。比如,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帝国享受了20年的和平,因为这种和平,许多人贪图安逸,无视军事训练,进而使罗马的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
在这之前,罗马帝国一路风光,无往而不胜。但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军队远不是汉尼拔的对手。罗马军人在丧失了许多执政官和军事将领之后,在丧失了许多军队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们才知道军事实践极为重要,军事训练极为重要。在进行军事训练之后,罗马人又开始夺回战场的主动权,又开始打胜仗了。
因此,一定要时时刻刻重视募选和训练新兵的工作。众所周知,教会自己人掌握武器的本领总是比出钱雇用别国的士兵更为便宜吧?
[1] 高卢指广泛分布于欧洲甚至在罗马时期扩张至安那托利亚中部的使用高卢语(凯尔特语族的一个分支)的那些人。古罗马时代,高卢人曾经广阔地分布在欧洲,它分成了多支,除了住在法国的高卢人,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卢人移民到了现在的西班牙一带。
[2] 日耳曼人是对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公元前2000年到约公元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日耳曼人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人、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这些人又演化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以及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在奥地利也有许多日耳曼人后裔。
[3] 萨鲁斯特(前86年—前34年),他的生平事迹很少,是罗马共和时代末期的史学家,他是恺撒的部将。他写史的笔法像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遣词造句讲究,行文绮丽,章法严整,文气厚重。他的书虽读来枯燥,但因重史实,史学价值较高,传世之作有《喀提林叛乱记》与《朱古达战争》。
[4] 马尔斯是古罗马宗教所信奉的战神,罗马国的守护神。
[5] 斯巴达人的另一种称谓。
[6] 苏拉死后,社会各阶层对独裁统治的不满,很快就暴露出来了:在罗马,公元前78年的执政官李必达提出废除苏拉宪法,恢复保民官权力的法案;在伊特鲁里亚,在意大利境外各行省都有反抗运动,运动中心在西班牙,其主要领导人是马略派的重要成员塞多留。此人曾任西班牙总督,在那里经营多年,享有很高威望。他在土著居民中组建一支军队,治军极严。公元前77年罗马派庞培前去征讨,结果失败,庞培自己也险些被俘,后因罗马援兵源源不断,庞培又是一名骁勇善战、长于谋略的将领,加之塞氏军内部不稳,致使庞培有了取胜的机会。
[7] 按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军事改革,军事组织和财产等级密切相关。第一等级应提供98个百人队,其中18个骑兵百人队,80个重装步兵百人队;第二、三、四等级各出20个步兵百人队;第五等级出30个轻装步兵百人队。不同等级的百人队的人数是不相等的。凡17—60岁(一说17—46岁)的有产公民,皆有自备武装和给养服役的权利和义务。装备随财产等级而有所差别。比如第一等级的公民备有头盔、胸甲、胫甲、圆盾、短剑和长枪等全套武装,以下等级依次减少。第三、四等级公民备有弓箭和投掷矛,因而适合当弓箭手和投矛手。
[8] 有人认为,这人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因攻克卡普阿而名噪一时的执政官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也有人认为是公元268—270年在位的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并认为这里的敌人指高卢人。
[9] 古罗马名将。
[10] 意即大力神投手。
[11] 一磅约等于0.45千克。
[12] 带有龙的画像的标记是从图拉真时代由安息人那里传入的,后来成了罗马军队的标志。
[13]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军团作战时用以布阵的3种重装步兵的称谓。主力兵装备有盾、盔、铠甲等全套防护装具,并配有木杆长矛,自公元前107年起改装为铁铸短标枪,由富有阶级出身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老练军士组成;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开始改为配置到第二排,即配置于剑矛兵之后。剑矛兵(亦称枪兵),组成第一排中队的年轻士兵,装备有头盔、皮短上衣、盾,武器有双锋剑式短矛、两把投掷矛,战斗开始时将矛投向敌人,随后突入敌人队伍中用剑矛厮杀。后备兵由40—50岁的公民中最富有经验的军人担当,装备有重矛、重剑以及护身器具,在军团战斗队形中配置在剑矛兵和主力兵之后,即配置在第三排,后备兵在紧要关头投入战斗,以增强前两线的突击力或阻止敌军的冲击。公元前2世纪,由于装备差异的消失,罗马步兵的这种剑矛兵、主力兵、后备兵的划分逐渐被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