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四章 史例述评(三)

艾·塞·马汉Ctrl+D 收藏本站

在我们开始继续探讨黎塞留时期的法国如何与西班牙、奥地利作战时,请你们先回想下我之前所谈及的内容,即查理大公在多瑙河流域的战争。这些战争说明了集中、中央位置、内线的原理。法国与奥地利的战争却提供了陆战和海战的实例。本章主要介绍英国海军与荷兰海军的海战实例。

我曾以法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与奥属日耳曼和西班牙的战争为实例,说明了一些原理。这部分说明大致以1642年12月黎塞留离世为终点。以此为结束,是为了使用战例推导出战争原理。请允许我在描述这些战争的时候,随意引入其他的历史实例。因为,我们必须从各种不同情况中去探索原理的共通性。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领悟到集中原理也可以在海军中运用,如设计舰船、组建舰队、部署海军、制订作战计划,他将会受益颇深。

我接着从黎塞留离世开始写起。黎塞留死后,他的继任者马扎然坚定地奉行黎塞留生前执行的总体对外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错综复杂的欧洲局势渐渐明朗起来。法国、荷兰、瑞典、北日耳曼诸邦结成同盟,而其对手则是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南日耳曼诸邦。一场始于宗教性质的战争,渐渐转变成了以政治目的为主的战争。法国的力量越来越集中在敌人的右翼,而它的左翼的敌人则是日耳曼、比利时(即西属尼德兰)以及摇摆不定的意大利和加泰罗尼亚地区。法国内部稳定,国家的力量得到了集中和加强,它所培养出来的军事将领们已经取得了多次胜利。相反,西班牙则国力衰落,加泰罗尼亚和葡萄牙的独立运动使得西班牙焦头烂额。1640年,葡萄牙再次独立。

1646年,法国联合瑞典侵入巴伐利亚,迫使巴伐利亚脱离奥地利的统治。之后,法国不顾正在与日耳曼作战的瑞典,将重兵投入比利时。这时,它得到荷兰的援助,可是好景不长,之后又被荷兰抛弃。盟国所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彼此的猜忌,内部开始分化。因为一个强大的邻国是任何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荷兰在这方面尤其显著,因为条件所限,荷兰无法在陆地上与法国抗衡,它无法容忍法国通过比利时将其边界推向荷兰一方。

1648年,荷兰单独与西班牙媾和,同年10月,日耳曼帝国和巴伐利亚撇下西班牙同法国、瑞典等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合约》。这次和谈,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西班牙继续和法国对抗。法国从日耳曼得到了阿尔萨斯地区,这样,法国就将边界推进了100英里处的莱茵河,并依托得到的菲利普斯堡和布赖萨赫两座要塞强化了对莱茵河的控制。这两个要塞位于阿尔萨斯边界的两端。如果将伊比利亚半岛战争的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同这两个要塞相对照,定会对你们有所启发。利用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可巩固后方领土,并使其成为进攻的基地。1812年,威灵顿占领了这两个地方,并以此为起点,向前进军将法国逼出西班牙。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后,法国和西班牙继续交战长达十年之久,而这时,欧洲舞台上出现了新的力量——英国。在克伦威尔的铁腕和英国的军事力量之下,英国的外交政策改变了,与之前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因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与议会不合。克伦威尔作为英国绝对领袖的时期正值法国与西班牙继续交战的这十年。重建海军成了英国新政府的首要工作,而这时的英国陆军已经成为一支精锐。英国海军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用专业的舰船和人员组成正规海军,代替以往的商船和非正式兵力;二是由陆军对海军的纪律、战术、战略等方面进行训练和管理,并组建一个高效的军事组织。以往的传统习惯使海员们无法适应新的变化,他们必须经受由陆军组成的海军战士的严格训练。一支具有独特意义的全新的军事化海军出现了。

拥有了这么一支强大的武装,加上自己强大的陆军,以及在六年战争中所获得的锻炼和昂扬的斗志,英国完全有能力傲视欧洲。作为信奉新教的共和政体,英国冷眼旁观了两个天主教国家之间的战争。作为一个海洋和贸易国家,隔海的信奉新教的共和政体荷兰成了英国的竞争对手。在共同的信仰下,两国却因为旧恨难消,加之在航海和贸易上存在的不平等而结下新仇。五十年前,英国支持荷兰,使其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自由,而这时,荷兰以廉价的薪酬和运输成本损害着英国的航运利益,抢到了英国大量的运输业务。

至于克伦威尔的政策获得支持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他的政策难以看透,而且具有欺骗性。可我认为,其中的奥秘,在于他是一名虔诚的宗教信徒。他的理解是,世界的发展是上帝的旨意,他的政策是顺应了上帝的旨意。克伦威尔认为,他手握着真理并得到上帝的指引。这种信念很危险,能导致国家政策的肆无忌惮和恣意妄为,这是一种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信念。但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包括政治家们,他们都认为,只要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克伦威尔的第一次行动试图把所有新教力量在政治上集中。除了向其他新教国家提议外,他还向荷兰提出了合作的建议,联合两个共和政体。荷兰当然表示反对,因为它已经控制了世界航海贸易的绝大部分,而法国这时又无暇顾及它。过去的经历,以及当时英国的实力,使荷兰人明白,联合就意味着被吞并或者是屈服在英国之下。四十年后,荷兰王子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时,这个提议又一次提起并被他接受。正是这种克伦威尔未能达成的集中,打败了路易十四,又将荷兰拉低至二等地位。这些都是鼓吹欧洲联合的克伦威尔造成的。

荷兰拒绝了克伦威尔的提议后,作为报复,英国通过了针对荷兰海上贸易霸权的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该条例通过,1652年5月,战事初现端倪。该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这次战争。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次战争的过程。两国之间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这次战争为集中原理提供了实例,启发我们要时刻考虑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在这之前,英国海军鲜少在地中海出现,在那里的英国商船只能自求多福,而在英吉利海峡和爱尔兰海以及大西洋同法国与西班牙的贸易中,英国已经有了一定的护航制度。地中海的贸易由东方公司经营,其所使用的船只的体积和武装配置只是为了自卫,很少用于其他的贸易。地中海在英国的贸易利益中并不是主要的,所以英国在地中海的商船和偶尔出现的海军舰只一直受荷兰打压。从斯图亚特王朝初期到克伦威尔当政前时期,英国并没有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因为强有力的对外政策需要筹措经费,为此国王必须对议会让步,然而国王不愿屈服。那时,因为海军数量不足,一时间海盗横行,北非伊斯兰教各国的船只甚至成群结队地在英国近海集结。截至1652年,六年时间里,英国有150艘船只遭他们劫掠。此外,法国、西班牙的私掠船也随意掠夺英国船只。

克伦威尔改变了这一切。他所领导的共和政体有计划地令海军担负起护航的责任,而且护航范围是前所未有的。正如科贝特所说,这是海军思想的一种全新战略观念,即控制贸易航线。控制贸易航线必备的两个战略要素是:一支机动的海军;供海军驻泊的靠近航线的作战基地。海军初次到达国外海域时,只有依赖友好国家的港口。这种依赖不仅不方便,还缺乏稳定性,必须获得港口。为了保护航运,英国海军进入地中海,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取得了直布罗陀、马耳他、塞浦路斯、苏伊士、亚丁等地区。英国还一度占领丹吉尔、科西嘉、梅诺卡岛。

1652年战争爆发时,英国和荷兰除了在各自本土海域部署主力舰队外,双方在地中海也有海军分舰队。英国海军分舰队司令部位于里窝那,这里是托斯卡纳的主要港口。托斯卡纳大公认为,他的领地成为英国贸易的商场和中心更有利于其统治。战争开始时,地中海的荷兰海军大部集中在土伦港外。对于法国和西班牙两个互相交战的国家,英国表面上保持中立,克伦威尔则是倾向于西班牙,促成了西班牙属地厄尔巴岛的隆贡港对英国友好开放。法国虽然不愿意承认一个敢于砍国王头的共和政体,但是不久之后,它也像西班牙一样企图得到克伦威尔的支援。

请特别注意当时条件下地中海和北海的一些问题。近来,英国再一次面对这些条件,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问题也与它类似。英国海军将85%的战列舰集中在英国海军必须坚守的地方,原因是靠近英国本土海岸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海洋强国——荷兰。1566年以前,荷兰各省还是西班牙的属地,其后的四十年里,荷兰人不懈斗争获得了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英国的援助。在这四十年里,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得到了发展。在克伦威尔当政时期,荷兰商船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这两支海军在开战之初,可谓是势均力敌。这些情况以及由此而来的两国的海军部署,对于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有重要影响。这时期,恰逢法西战争正酣。荷兰的政治结构是一个松散的、各怀猜忌的省际联盟,而军事效率所需的是行政和组织的统一。相反,克伦威尔的强势,使英国海军在精神上和形式上前所未有地集中。胜利总是眷顾奉行集中的一方。

起初,荷兰在地中海的兵力占优势,英国的兵力不多又分散,一部分由指挥官带领泊于里窝那港,一部分就在地中海东部护航。荷兰指挥官恰好置身英国舰队之间,他首先监视并封锁了里窝那港,然后在内线巧妙地运动以掩盖位置和意图,同时又总能居于两支分散英国分遣队的中央位置。结果,1652年8月28日,本该获得商船增援的英国地中海东部分遣队,被迫在厄尔巴岛之外迎战。这支分遣队遭到痛击被逼入隆贡港,损失军舰一艘。这艘军舰后来又被驻泊在里窝那的英舰夺回,并在隆贡港重新归队。

荷兰舰队继续游弋在厄尔巴岛与里窝那之间,保持其位置优势。两名英国指挥官互通消息后决定设法会合,待厄尔巴岛的舰船修复之后再战。英国政府对里窝那的指挥官不满,将指挥权转交给厄尔巴岛的一名指挥官,这位指挥官对所预料到的每一件意外都做了指示。然而,不论兵力还是位置,都对他很不利,而他的对手却占据着中央位置。出乎意料的事件终于发生了,1653年3月初,里窝那分舰队被迫单独迎战而遭到痛击,只有一艘军舰幸免被俘。这位新任指挥官不得不率领厄尔巴岛的舰船退出海峡。英国于是放弃了地中海,直到战争结束前,再也未能重返地中海。

这次战斗之前,有关的两名英国军官和英国驻里窝那外交代表,曾写信迫切要求请求支援,曾经得到政府的同意。在这之前的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早期,总体是对英国有利的,英国在这里的实力很雄厚。早在1652年8月,英荷在普利茅斯港外交战,看上去双方战成了平局,但荷兰在这次战斗中并没有什么损失,却成功地打开了一条通路,英国人却退入港内不再出动。所以胜利应该属于荷兰。最后,荷兰舰队司令勒伊特目送所护卫的船队进入大西洋,而后又带领一些返航的商船驶回海峡,同德威思所统率的主力舰队会合。

1652年9月28日,肯特之战爆发。会合后的荷兰人在舰船数量和质量上均处劣势。此役英国获得了胜利。英国政府受到鼓舞,认为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时节已晚,英国人认为荷兰人不会再大举进攻,于是将舰队分散去执行一些任务。为了呼应地中海的求援呼吁,一支20艘帆船组成的中队起航前往地中海。荷兰人却又派出一支300艘商船组成的舰队,在特朗普所率领的73艘舰船的保护下,驶往大西洋。英国主力舰队因兵力分散舰船被减少至37艘,在1652年11月30日遭到惨败。于是,驶往地中海的英国舰队又重新归队。这时,荷兰巡洋舰在英吉利海峡盘桓长达数周,英国却只能无奈地忍耐。消息传到里窝那时,大公曾因其中立地位遭到侵犯而震怒,于是不再允许交战国使用其港口,迫使地中海的舰队军官放弃会合后再战的计划。

为此,彻底军事化的英国政府,吸取了这些教训,遂将全部海军集中到本地海域。1653年2月,当特朗普率领一支护航队由大西洋返航时,他所率领的70艘舰船同80艘英国舰船相遇。商船成为累赘,舰船数量又处劣势,虽然如此,荷兰人也在这些不利条件下奋力苦战,最后荷兰四五艘战舰被击沉,4艘战舰被俘,约35艘商船被掠。

这时,蒙克恰好在海军服役,他指挥一支分舰队参加了战斗。这是一位经历尼德兰战争和内战锻炼的战士,他后来成为查理二世复辟的主要人物。蒙克坚持,不能用分散的兵力来执行当前的任务。英国的位置对于经过英吉利海峡或北海通往荷兰的商船航线比荷兰更有战略优势。然而,如前所述,位置的优势全在于对它的利用。

1653年之战以及之后的战争,兵力集中以及舰队良好的军事组织能力和政府的军事远见,对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航线被封锁18个月后,荷兰的贸易陷入停顿,1500艘荷兰商船被掠。据称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英国商船的两倍。通过这个对比,不难看出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以及英国制定航海条例的动机。英国对荷兰贸易航线的打击,直接导致荷兰税源枯竭,工厂倒闭,商业陷入危机。须德海桅樯林立,国内饿殍遍地,街头杂草丛生,阿姆斯特丹1500幢房屋人去楼空。

1654年,克伦威尔同意荷兰的求和,而且所提出的条件较为宽容。这符合克伦威尔的政策,他的政策并不会毁灭一个新教国家。克伦威尔意识到,在当时的欧洲,英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信仰新教的荷兰,而不是一个衰败的荷兰。只着眼军事的蒙克对此大为不满。显然,和解更符合克伦威尔的政策,在他最后的时间内,他想帮助英国和新教从法西战争中得到好处。一定时间内,他对于法国和西班牙似乎有些摇摆不定,而这也是历史学家们困惑不解的地方。

本章的课题就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我想说清楚我无意坚持教条式的集中。对于集中,我坚持要像对待每一条原理一样,从实践上去理解和记忆它,而非从字面上获得教益。协作是作战的根本思想,不论兵力如何部署,每个部分都必须各司其职尽量为其他部分减轻负担。同时,部署在固定驻地的兵力要具备及时集中的能力,即使是空间距离很远,也必须能互相支援。日俄海战中,日本海军的两位将领曾经是遥遥相隔的,但是他们却能位于敌人两支分舰队之间的中央位置互相支援。每一支舰队都可以通过对敌人的控制达到支援的目的。中央位置也要便于会合和支援,这样才符合实用。蒸汽和电气以及通讯的发展,使得舰队之间的距离可以更远。然而,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部署分舰队时必须使它们能互相支援的要求。分舰队必须在敌人联合起来之前集中起来。在我看来,美国现在将舰队分列于国土两侧是极端愚蠢的。只有在每支分舰队的兵力都优于敌人之时[1],或是占据中央位置使它们能够及时集中时,方可如此分开配置。


[1] 就如东乡平八郎和上村彦之丞各自于旅顺口分舰队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