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卷三 像卢婴这样的人

魏风华Ctrl+D 收藏本站

有叫卢婴的客居扬州,此人风神文采,盖冠淮南,人称卢三郎。如果仅仅如此,也没什么好奇的。说的是,卢婴“妨人”:他出现在哪儿,哪儿就有灾祸发生。比如去一家做客,过不了多长时间,主人家的孩子或落井淹死,或被火烧伤。最初,人们还以为是巧合,但累以时日,发现并非如此,所以大家都躲着卢婴。

当时,一位叫元伯和的人在扬州任兵曹参军(本故事称为郡守,不确切),负责该地区的军事和缉拿事宜。上任伊始,他就听说这里有一个叫卢婴的人,慕其才,于是召见了他。当然,最主要的还在于,元伯和不怎么相信卢婴有“妨人”的功能。当日中午,元伯和在厅堂设宴,属下、宾客皆至,由于卢婴也在座,所以搞得大家都很紧张。不过,知道底细的人并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卢婴虽“妨人”,但只妨主人。也就是说,有危险的是元伯和!

与其说这是一次宴会,倒不如说大家都在等待着奇异的事发生。

在宴会进行到最后时,元伯和笑了:“都说卢婴为异人,我看也和你我一样啊。我家有没有孩子落井?”

“没有。”属下回答。

“我家有没有小孩被烧伤?”元伯和继续问。

“没有。”

元伯和对在座众人说:“你们认为卢婴奇异,灾祸之事均灵验,是因为你们命软,抵不过他。我怎么就没事?呵呵!”说罢,元伯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大家面面相觑。

正在这时候,元伯和的属下飞奔入内,称一队士兵包围了元府……

淮南有居客卢婴者,气质文学,俱为郡中绝,人悉以“卢三郎”呼之。但甚奇蹇,若在群聚中,主人必有横祸,或小儿堕井,幼女入火,既久有验。人皆捐之。时元伯和为郡守,始至,爱其材气,特开中堂设宴,众客咸集。食毕,伯和戏问左右曰:“小儿堕井乎!”曰:“否。”“小女入火乎!”曰:“否。”伯和谓坐客曰:“众君不胜故也。”顷之合饮,群客相目,惴惴然。是日,军吏围宅,擒伯和,弃市。时节度使陈少游甚异之,复见其才貌,谓曰:“此人一举,非摩天不尽其才。”即厚与金帛宠荐之。行至潼关,西望烟尘,有东驰者曰:“朱泚作乱,上幸奉天县矣。”(《独异志》)

结果是:元伯和被逮捕,随后处死于街市。

这不是军士哗变。灾祸的源头在遥远的长安。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当朝宰相元载,因贪污受贿,被代宗皇帝下令抄家,判处死刑。熟悉唐史的人知道,元载是中唐时期的重要人物,为人圆滑而有心计,他先后协助代宗皇帝解决了两个著名的宦官,道出为政的老到。在二巨宦死后,作为宰相的元载成了朝中的首要人物,结党营私,权欲熏天。最重要的是,这个元载非常贪财,而且每次都是明目张胆地接受贿赂。代宗皇帝在史上本来就以疑心重著称,现在他要下手了:不但处死了元载,而且抄其全家,直系亲属多受牵连。而元伯和,正是元载的长子!在斩杀了元载后,代宗皇帝飞令传檄扬州,逮捕了元伯和,并就地处死。

不说元家之事,只说卢婴。像他这样的人谁敢留在身边?

此时,前文提到的陈少游任淮南节度使,主政扬州,听说卢婴之事,甚为怪异,冒险接见了他。见面后,即被卢婴的谈吐与博识征服,对手下说:“我当为朝廷举荐此人,非最高官位不能发挥他的才能。”随即向朝廷推荐了卢婴,又叫人护送他去长安。这时候,唐德宗已即位,时为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当卢婴一行人西至潼关时,远望长安方向烽火连绵,遇往东奔跑的路人而问之,对方答:“首都长安出现大事变!途经长安去镇压藩镇之乱的甘肃泾源士兵因不满朝廷的待遇,突然发动暴乱,皇帝已逃往奉天县了!”

周围的人都望着卢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背景:                 
  • 字号:   默认